為逐步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消耗,實現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從而保護環境、改善環境,2023年7月8日至7月22日,麗水學院醫學院“垃圾分類新時尚,保護環境樹新風”—暑期文明新風宣傳團隊在蕭山區各街道及鄉鎮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期間,垃圾分類督導員向居民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冊,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為居民進行了積極的宣傳工作。同時,宣傳團隊成員還深入蕭山各村了解各地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并走訪了城廂街道燕子河社區、臨浦鎮白鹿塘村等地,觀察并記錄當地的垃圾分類模式和實施效果。
在城廂街道燕子河社區,固定點位收集的方式被采用。社區居民可以在固定時間前往固定地點進行分類投放生活垃圾。這種模式使得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進行垃圾分類,同時也提高了社區環境的整潔度。
在臨浦鎮白鹿塘村,村民們采取了“四定一撤”模式,即定點投放、定時收集、定車運輸、定位處理和撤桶入戶。這種模式使村民養成了在家中將生活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進一步提高了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在短短的32天內,白鹿塘村實現了全村生活垃圾收運模式的轉變,使垃圾分類與家風家訓聯系在一起,通過檢查垃圾分類合格率來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這種做法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環保意識,還使村莊的整體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村民對新分類模式的支持與認可度不斷提高,鎮村干部也積極響應和推動這一模式的實施。為了得到村民對新分類模式的支持與認可,白鹿塘村采取了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方式。村民先看效果,積極“效仿”,化被動為主動,更多村民的分類意識從“要我分”變成了“我要分”。在“四定一撤”時間內,村民的每一次準確分類投放都能記入100積分,通過每月固定積分兌換日活動的舉行,讓村民感受到了“四定一撤”帶來的新驚喜——分類數據更加精準、分類情況一目了然。始終將垃圾分類工作與日常考核、村規民約掛鉤,引導村民自覺參與。
參與此次活動的志愿者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深刻認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將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垃圾分類,為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也得到了蕭山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們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和場地支持,并對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和指導。同時,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也使得本次活動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作為一個重要的環境保護舉措,垃圾分類對于實現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逐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來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未來,麗水學院醫學院暑期文明新風宣傳團隊將繼續積極參與并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為實現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做出更多貢獻。在活動結束后,麗水學院醫學院暑期文明新風宣傳團隊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評估,詳細地記錄了活動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了改進措施。團隊成員還就如何在未來更好地開展環保宣傳活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計劃和措施。
同時,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共同為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未來,麗水學院醫學院暑期文明新風宣傳團隊還將繼續開展類似的環保宣傳活動,為推動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環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也將會得到更好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