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帥 蔣雪婷 曾富濤)為學習紅軍精神,傳承紅色文化,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學紅土情三下鄉團隊前往炎陵縣十都鎮小江村開展紅色資源教育價值挖掘與傳承活動。
當天上午團隊去往十都鎮小江村瞻仰參觀當地的革命舊址,團隊先后參觀了毛澤東與朱德首次會面舊址——萬壽宮、紅七軍并和湘東獨立師會師舊址——萬家大屋、九峰坳保衛戰遺址。
(紅土情三下鄉團隊于萬壽宮前合影)
在當地村書記的帶領介紹下,團隊成員們認真閱讀舊址中的歷史介紹并深刻感受到了紅軍精神。身臨其境,朱毛會面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當年那段慷慨激昂的論述浮現耳邊,兩位領導人的成功會面為壯大武裝力量,保存、培養和鍛煉紅軍事干部,開創革命根據地的嶄新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來到萬家大屋,感受嵌入墻壁的紅軍氣息,那些革命英雄的身影浮現眼前,正像在石洲九峰坳保衛戰中為革命光榮犧牲的四位革命烈士:縣警衛營政委梁文光、營長何德勝、排長羅俊壽、司號古朝仁。保衛戰中何德勝一聲大吼“同志們!為了保衛蘇區,我們一定要沖上去!”那即使冒著槍林彈雨拼著血肉橫飛的風險也要阻擊敵軍的身影感動了無數人。正因為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革命鋪路,用滿腔熱血澆灌紅色基因的犧牲精神。使得有千千萬萬個他們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感悟到革命先烈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犧牲精神,隊員們深受震撼,感慨萬千的同時也將紅色身影烙印于心中。
(隊員們學習了解遺址歷史資料)
在炎陵這片紅色的熱土上,涌現了無數個梁文光、何德勝。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烙印著當年紅軍的足跡,腳踏在炎陵的土地上,隊員們深受紅色精神的沁潤。革命烈士們用熱血書寫的歷史,用生命換取的明天,用奉獻與犧牲構建的紅色基因對于當代的青年仍舊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仍然需要我們學習與深思,將這份紅色圣火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