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延伸房山共青團“引實習、幫就業、扶創業、暖家業”人才培養系統工程,近日,房山團區委、區人力社保局、良鄉大學城管委會、中關村房山園管委會組織開展了房山區第十一屆“青聚英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全區共有20家機關單位、22家企業累計提供294個崗位,是有史以來崗位數量最多的一次。前期,房山團區委利用2個月時間走訪5所高校和13家企業,重點關注專精特新、園區重點企業,開展人才需求調研;針對大學生群體成長路徑差異化特點,秉持校地融合、創業就業先導目標,創新性設置人文社科類城市治理崗與理工科類專業學科崗,開設“短期”“長期”實踐類目。
房山區第十一屆“青聚英才”大學生社會實踐雙選對接會當天,北京團市委副書記王泰鵬,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暴劍,駐區企業、駐區高校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一同出席活動。
活動回顧了房山區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十年來發展歷程,重點展示今年活動亮點和服務舉措,發布《房山區駐區高校團委聯席會章程(試行)》。首都師范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分別介紹學校特色、提出實踐需求,希望用好房山區駐區高校團委聯席會機制,依托區內優質企業開展人才的聯合培養,讓更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成果落地房山,同時期望企業能在實習過程中為大學生引路糾偏,提供好相應后勤保障。
第十一屆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參加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趙縵、北京理工大學李昌隆作分享發言,表示將珍惜機會,通過“青聚英才”平臺,參與到城市治理一線,進一步了解房山、認識房山,在這片創業熱土上扎根生長。
座談現場,3家房山區內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圍繞企業發展路徑、產學研一體化及人才崗位需求作交流發言。房山區人力社保局進行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宣講。據介紹,用人單位招用本市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申請享受社會保險補貼,2020年及以后畢業、離校2年內初次就業為靈活就業的本市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最長不超過3年的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等。
為使參加活動的大學生盡快適應崗位要求,主辦方在用人單位選派成長導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同時建立“導師評價”制度,對大學生的實踐表現進行有效評價,團市委副書記王泰鵬在現場為成長導師頒發了聘書。
房山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暴劍寄語“青聚英才”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要以人才需求為導向、聚焦房山高質量發展、堅持“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原則,打造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金字招牌。
雙選會現場,前來參加雙選會的學生絡繹不絕,42家用人單位招聘席前,不斷有大學生咨詢用人單位、實踐工作等情況,并現場面試。本次雙選會吸引了287人現場面試,促進與用人單位達成實習意向109人次,線上收到投遞簡歷32份。
今年,為進一步提升活動質效,此次活動擴大人員覆蓋面,除駐區高校大學生外,還邀請在外返鄉的房山籍大學生及全市高校大學生加入其中,“線上+線下”簡歷投遞同步進行。下一步,房山團區委將建好實習生臺賬,繼續完善“導師評價”制度,開展跟蹤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