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板凳,一張剛從誰家里搬出來的板凳,也許剛剛還有人坐在上面。當板凳被搬到這里的舞臺上時,它就變成了一種樂器。如同使用它的表演者。白天,他們隱于塵煙,和所有農民一樣,在自家田間地頭播種汗水,收獲希望。而到了晚上,從田間歸來,只見他們拿起了自制的樂器,開始演唱口耳相傳千年的歌謠。
黃河、渭河、洛河三河交匯處,魏巍太華山下的華陰市,存在著一種古老的表演藝術——華陰老腔。發源于華陰市雙泉村的華陰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音樂之一,起源于西漢,發展于隋唐,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取材于歷史和百姓生活,唱腔亢奮激越,充滿陽剛之美,展現著生命的磅礴力量,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三尺生絹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華陰老腔早期演出時,一盞燈一塊布,幾張皮影幾個藝人,在加上幾個簡單的樂器,就是一個完整的舞臺。在這個小小的舞臺上,演繹著大千世界的悲歡離合。這是最古老最傳統的演出方式——老腔皮影戲,又稱老腔影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風光不再,傳統皮影戲的表現手法逐漸失去了觀眾。進入新世紀之后,華陰市文化部門積極對老腔進行創新,最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古老的老腔表演藝術重獲生機,煥發出磅礴的生命力。
二、華陰老腔近況陳忠實老先生對華陰老腔的發展具有非常突出的貢獻,自二零零四年陳忠實與華陰老腔結緣之后,一直與老腔藝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大力推薦華陰老腔。在省發改委做民間調研的時候,向他們推薦了華陰老腔,提高了華陰老腔的知名度。同時,他十分富有先見性的向老腔藝人們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要保持老腔藝術的純潔性和純真性,叮嚀老腔藝人們要注意保重身體,也為老腔寫了許多優秀唱詞。在老腔藝人們口中的陳老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平易近人的人,沒有架子的人。

華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華陰老腔的傳承、保護、發展以及創新工作,專門成立華陰市老腔保護中心。華陰市文體廣電局積極培養老腔藝術傳承人,先后舉辦兩期老腔培訓班,由資深老腔藝人進行授課,目前,部分無緣已經可以獨立演出,成立了三個老腔皮影戲班社在民間演出,受到群眾一致認可和好評。此外,從2013年起,市政府每年向年滿60周歲的老腔藝人們發放一定數量的生活補貼,讓老腔藝人們能夠安心帶徒授藝。
三、華陰老腔未來相比于京劇、黃梅戲、昆劇等著名戲曲劇種,華陰老腔的知名度顯得有些差強人意。在各大視頻平臺,華陰老腔的播放量遠遠不如這三大傳統劇種。在華陰老腔的知名度提升方面,華陰市政府和老腔藝人們還是有著很長路要走。
為了宣傳華陰老腔在全國的知名度,華陰市政府依托著華山旅游資源,做出了將非遺表演和風景區結合在一起的大膽創新。在每年七八月份華山風景區旅客流量較大的時候,組織老腔藝人們乘坐纜車登上華山,為前往華山的游客們獻上一出視聽盛宴。

2016年央視春晚上,華陰老腔藝人們和譚維維合唱的一曲《華陰老腔一聲喊》,總算是將華陰老腔這一表演藝術帶到了全國人民的視野中,華陰老腔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容樂觀的是,現在老腔的演出人員普遍年紀偏大,年輕藝人的比例偏少,所以亟需年輕新鮮血液的注入。經過多方錯磋商,在西安的許多高校里面,都開設了華陰老腔的公開課,華陰老腔進校園,將華陰老腔更好的傳承下去,同時為華陰老腔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政府和老腔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華陰老腔的保護傳承基本完善,但是華陰老腔要是想要走的更遠,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就需要發展,需要有新的內容,所以需要有優秀的作曲家作詞人加入,為老腔譜寫新的唱詞曲調,只有不斷創新發展,華陰老腔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在古老的三秦大地不斷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