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桑梓,何為筑夢,又為何筑夢?
記得孩提時,當有人問道:"你的夢想是什么呀?",我會大聲的說:"我長大了要當科學家,要當建筑師,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朝乾夕惕,披星戴月,年少的我們懷著鴻鵠之志,渴望沖破家鄉那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天空,奔赴人們口中的遠方,在那片燈火璀璨的鋼鐵森林中繪制夢想的藍圖。
于是我們高喊:"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背起行囊,頭也不回的離開那片養育我們二十幾年的故土,那個夢開始地方。
可是,還記得我們當時的回答嗎?說好了要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的!
我們在都市的繁榮中掙扎向前,不知何時,早已成為那片熱土最熟悉的陌生人。少年們用62天的時間回到曾經那片最熟悉的土地,去看看它如今的模樣。我們在回望與期待之中滋長著關于“回報”的情思,它詰問著我們拼搏的初心究竟是對夢想的堅守,還是對名利的渴求。
"逐夢都市還是建設家鄉?"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單項選擇,只是我們在進取中忘卻了反哺,所以鮮衣怒馬的少年們啊,在奔赴遠方的時候別忘了回頭看看家鄉如今的模樣,盡管當下的你我如此渺小,但我們可以讓更多的趕路人知道原來在山的另一邊有這樣一方歷經變遷的熱土,雖不是燈火璀璨,但也鳥語花香。
當孩提時的稚嫩童聲與青年的鏗鏘誓言重合,我們看見破土的新芽,也看見穿透時光的倔強。不同的是,從前的我們懵懂迷惘,如今我們在參差多樣與偉大浩淼的亂流中,背影堅定,眼里有光。
筑夢桑梓,何為筑夢,又為何筑夢?
這份夢,是對初心的延續,是"建設家鄉,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