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国产,亚洲蜜桃视频,91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在地實踐語境下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程度與利用方向調研

在地實踐語境下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程度與利用方向調研
——以達州市宣漢縣為例
學校:云南財經大學
實踐團隊:云南財經大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寒假社會實踐團隊
指導老師:無
實踐隊成員:胡春東、董月影、白建芬、梁嘉慧、鐘祥
作者:胡春東、董月影
摘要: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豐富的育人資源。云南財經大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寒假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宣漢縣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開展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追憶紅色將軍,感悟紅色文化,堅定紅色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本次實踐主要通過資料查閱,走訪參觀,交流訪談,問卷調查,青年宣講等活動,深入調研實踐地的英雄事跡,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當地紅色文化與特色旅游產業耦合發展方向以及與新型市場的耦合發展方向。團隊不僅了解和傳播了實踐地的紅色文化,還積極為當地鄉村振興建言獻策,為宣漢縣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發揮了青年黨員團員的責任與擔當。
關鍵字:紅色文化;三下鄉;社會實踐;鄉村振興;紅色文化與產業耦合

  • 調研主題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 調研背景
20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三個務必”的重要陳述,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黨經過不懈努力,也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紅色文化承載著革命文化的優秀基因和光榮傳統,是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實現使命的滋養源泉(陳倩,2021)。每一處紅色舊址,每一件革命文物都雕刻著英雄的英勇事跡,見證著壯懷激烈的崢嶸歲月。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更要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銘記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豐功偉績。
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通過實踐走向社會,了解社會的途徑,就如習總書記在《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中提到的:只有到社會中與群眾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產生了社會責任感,才能獲得真知灼見。在此次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云南財經大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寒假社會實踐團深入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通過資料查閱,走訪參觀,交流訪談,問卷調查,青年宣講等活動等形式挖掘“紅色地標”育人資源,傳承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紅色精神,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并從總汲取力量,奮進新征程。
  • 調研目的
探尋紅色記憶,追憶紅色將軍,傳承革命精神;走進全國革命老區縣,調查紅色文化了解程度;奏響紅色特色產業“進行曲”,助力鄉村振興;傳播紅色文化,播種“紅色種子”。
  • 調研意義
(一)堅定愛黨愛國思想,筑牢成才理想信念
通過本次參觀紅色紀念館(包括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云彩隊成員對黨史、紅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革命先烈“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革命精神在每一個云彩隊成員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對每一位隊員堅定愛黨愛國思想,筑牢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理想信念有著深遠影響。
  • 興特色產業,助鄉村振興
在革命戰爭時期,蘊含革命精神和歷史文化的紅色文化在賡續紅色血脈起了重要影響。今天,紅色文化在鄉村的積極傳播,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結合的特色旅游模式吸引了游客,紅色文旅增加了鄉村經濟,在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重用。幫助保護和傳播紅色文化,增加紅色文旅附加值;傳承紅色文化,讓紅色文化成為建設鄉村的持續動力,鄉村振興的有利“幫手”(曾祥明,胡元,2022)。
  • 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
通過本次調研,了解和學習了各地紅色文化,為紅色文化在鄉村、社區、城鎮的傳播做好了充足準備,利用“網絡技術+網絡平臺”模式宣傳紅色文化(李娟,2020),弘揚了革命精神,在紅色文化的傳遞中做新老交替的橋梁,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老一輩的人們口口相傳的紅色故事能夠通過調研的方式+網絡的傳播流傳在新一代的人的口中,紅色文化可以根植在這片沃土上,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紅色血脈能夠得到延續。(《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邢瑞華、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提升實踐能力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大學實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通過本次實踐,隊伍成員了解了國情,了解了社會,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起了很大作用。同時,在實踐中,培養了隊員的團隊意識與團結精神,提升了隊員的對外實踐能力。
五、調研場所
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巴山大峽谷(均位于達州市宣漢縣境內)、
宣漢北城區、宣漢老區、宣漢附近鄉鎮(包括黃金、東林、天生)                  
六、調研方法
  1. 文獻研究法
此次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準備期間,團隊成員大量閱讀相關期刊、論文,搜集相關信息,提前了解王維舟紀念館和紅三十三軍紀念館的紅色文化背景,了解相關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本次調研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實地觀察法
前往宣漢縣王維舟紀念館和紅三十三軍紀念館舊址學習考察。通過實地走訪參觀,學習紅色革命精神,銘記英雄光輝事跡。
  1. 集體訪談法,2022,38(06):42-47.DOI:10.16332/j.cnki.cn22-1302/d.2022.06.014.
團隊在宣漢縣調研時,邀請實踐地點有關基層干部等人員,通過集體交流訪談的方式了解實踐地紅色文化的基本情況,包括當地紅色文化歷史,紅色文化發展現狀以及當地特色旅游產業,巴山大峽谷的基本情況等。
  1. 問卷調查法
團隊成員通過采訪當地居民以及當地紅色舊址旅游游客等,采取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掌握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的實際情況。統計工作結束后,團隊分析所得數據,得出結果并提出相關建議。
七、調研準備
為保證實踐順利進行,團隊在實踐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查閱資料,制定調研時間、對接目的地,規劃路線、制定調研方案,實踐計劃等。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如下:
① 查閱資料。通過在網上查閱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巴山大峽谷的相關資料,了解地理位置、開閉館時間、歷史文化、紅色故事等信息,在實地實踐前利用網絡對調研地產生充分的認知;針對實踐地開閉館時間,通過網絡會議商討確定調研時間。
② 對接實踐地。利用網絡,查詢實踐地負責人、管理人員信息,積極與他們取得聯系,嘗試獲取他們的工作支持;
③ 制定調研時間。針對實踐地開閉館時間,通過網絡會議商討確定調研時間。
④ 規劃路線。針對實踐地地理位置,通過網絡會議商討確定調研路線。
⑤ 制定調研方案,實踐計劃。在與實踐地負責人取得聯系后,團隊成員根據調研目的、調研地資源等,商討制作調研方案,實踐計劃,實踐計劃包括問卷設計投放、青年宣講會、實地走訪、集體訪談等,通過網絡會議,根據團隊成員特長、自身意愿進行任務分工處理。
八、調研時間與內容
  • 探尋紅色記憶,追憶紅色將軍,傳承革命精神
時間:1月17日
內容:云南財經大學寒假“三下鄉”云彩隊前往達州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尋訪紅色足跡,深化黨史學習,賡續革命精神,并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通過實地調研、現場采訪了解到王維舟紀念館是遠近聞名的紅色紀念館,是達州市黨風廉政的教育基地,館中陳列王維舟工作戰斗圖片資料135幅,王維舟生前用過的遺物(包括衣物、文件包,收音機等)和其他革命文物129件(包括望遠鏡、迫擊炮、重機槍等),突出了王維舟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先后四個時期的大量史事、史實和史物,全面展示了王維舟“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一生歷程(黎潔,吳會蓉,2021)。此外,在對紅三十三軍紀念館的參觀中,了解到了紅三十三軍優良的作風、不屈的精神、悲壯的歷程、輝煌的戰績,紅三十三軍是川東游擊軍壯大改編而來,經歷了一段波瀾壯闊、刻骨銘心的歲月,在黨和人民軍隊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等主陣地作用,是宣漢縣紅色文化的展示窗口。
  • 走進全國革命老區縣,調查紅色文化了解程度
時間:1月17日
內容:通過實地觀察法、集體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科學調研方式對宣漢縣城鄉人民對紅色文化了解程度做一個調查,團隊成員先后調研了宣漢北城區、宣漢老區、宣漢附近鄉鎮(包括黃金、東林、天生),通過對街上配合訪問的人訪談,了解到宣漢今年來紅色文化的發展形式和狀況,紅色文化館受到了學生青睞,紅色文化在學校的傳播力度也加大了,全縣對紅色文化高度重視,對紅色文化的保護也實施了一定措施(對紅三十三軍成軍地——西門操場進行了翻修、在學校設置紅色文化館供學生、家長參觀等),在利用紅色文化上做了工作(街邊的路燈刻有紅三十三軍的字樣等),生活在宣漢的城鄉居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加深,了解紅色文化的途徑增多。此外,團隊深入宣漢城鄉,投放關于紅色文化了解情況的問卷給居民填寫,采用“網絡收集+現場填寫”的模式收集問卷,在后期統計和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并根據結果制作圖表。
  • 奏響紅色特色產業“進行曲”,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1月18號
內容:云南財經大學寒假“三下鄉”云彩隊前往巴山大峽谷,通過實地調研、集體訪談等方式調研紅色文旅——巴山大峽谷,,進行革命歷史事件和人物研究,發掘紅色地址背后的思想內涵,深切體會革命先烈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從1935年2月到1940年春,巴山游擊隊活躍在大巴山深處,同國民黨及其地方民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通過對巴山大峽谷附近居民的訪談,了解到巴山大峽谷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偏弱,沒有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旅游中發揮的作用(張興瓊,2018)。對此,實踐團隊通過撰寫新聞稿、制作紅色文化宣傳片等方式,在社交平臺上大力宣傳巴山大峽谷紅色歷史、紅色故事、紅色文化,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 傳播紅色文化,播種“紅色種子”
時間:1月18號
內容:團隊深入中小學,利用他們的課余時間,給他們講授王維舟將軍的故事、紅三十三軍的故事等;此外,團隊制作紅色文化宣傳片,發布在小紅書、微博等軟件上,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對前往紅色文化館參觀的人,團隊成員充當起了導游的作用,認真給他們介紹館中的紅色文化和歷史故事;團隊在進行城鄉居民對紅色文化了解情況的調查中,與老一輩人對紅色文化進行了交談,利用網絡給他們解答疑惑,講解他們所不知道的紅色文化和歷史故事,擴大紅色文化的傳播。同時,在與老一輩人的親切交流中,團隊成員進一步感受了紅色文化。      
  • 調研成果
  • 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
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學生支部建設自主化,弘揚革命精神,厚植愛國情懷。探尋了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后,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英雄百折不撓保衛河山,保護百姓的民族精神,更加明白如今美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團隊深入了解宣漢縣的紅色文化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改善的促進作用,探尋鄉村振興的“紅色”底蘊,為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發揮了青年黨員團員的責任與擔當。
  • 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打造實踐特色
團隊使用拍照片、視頻等的形式記錄調研過程,同時通過撰寫新聞稿,制作紅色文化宣傳片等方式,向“創青春”、“中青校園”、“多彩大學生”、“中國青年網”等平臺進行投稿推送,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利用網絡媒介,讓更多的人了解王維舟及紅三十三軍的英雄事跡,了解宣漢縣紅色文化。
  • 實際走訪調研與理論宣講相結合
1.認真做好走訪調研工作及信息統計
團隊調研過程中,邀請了實踐地點有關基層干部等人員進行交流訪談,還通過采訪當地居民以及當地紅色舊址旅游游客等,采取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團隊充分了解了當地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鄉村振興下的紅色資源稟賦。認真完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寒假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形成本次實踐活動的最終成果。
2.開展理論宣講,傳播紅色文化
團隊向當地中小學學生開展“銘記英雄事跡,建設有我強國”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宣講介紹王維舟和紅三十三軍的歷史背景及英雄事跡,黨的百年奮斗史,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等內容。通過宣講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為調查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當地紅色文化與特色旅游產業耦合發展方向以及與新型市場的耦合發展方向,云南財經大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寒假社會實踐團隊設計了相關調查問卷,以實地采訪調研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采訪對象主要為當地居民以及當地紅色舊址旅游游客。本次問卷發放量為150份,有效問卷為127份。
1.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當地居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團隊人員對問卷收集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當地居民普遍較為了解王維舟紀念館,占比達到77.52%,其次是宏文校工字樓和紅三十三軍紀念館,占比分別為57.36%,52.71%。了解程度較低的是楊柳關狙擊戰遺址,占比22.48%。說明要加強楊柳關狙擊戰遺址的紅色文化傳承。
  1. 居民參觀紅色舊址增加精神鼓舞程度受其對紅色文化了解程度的影響
團隊成員進行數據回歸分析發現,居民參觀紅色舊址增加精神鼓舞程度受其對紅色文化了解程度的影響。回歸分析的因變量為居民參觀紅色文化舊址帶來精神鼓舞的認同程度,自變量為居民對宣漢紅色歷史文化及英雄事跡的了解程度,回歸分析的p值為0.007,R方為0.612。說明了解宣漢紅色歷史文化及英雄事跡的居民在參觀紅色舊址時自身情感觸動更深,更具有歷史自信。
注:第一步:對模型情況進行分析
模型擬合情況:R方為0.612
模型共線性問題:VIF值為1.64
第二步:分析X的顯著性
p值為0.007,說明居民對宣漢紅色歷史文化及英雄事跡的了解程度對居民參觀紅色文化舊址會帶來精神鼓舞的認同程度有影響關系。
第三步:回歸系數為0.63,說明影響關系為正向。
  1. 居民對宣漢紅色歷史文化及英雄事跡的了解程度
團隊成員分析所得數據,宣漢居民對紅色文化不了解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6.92%,持一般態度的比例達到了28.46%,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了解宣漢紅色文化,非常了解宣漢紅色文化僅占16.15%。通過分析,宣漢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播工作沒有進入到信息相對閉塞的區域,這些地方存在著居民不了解宣漢紅色文化、僅僅只是聽說過宣漢紅色文化的現象;此外,調研過程中,老年人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于年輕人。
  1. 居民參觀紅色文化館的頻率
團隊成員對問卷結果分析,有14.62%的人沒有參觀過王維舟紀念館,調查的原因大都是距離較遠,交通不便;偶爾參觀的人數比率占56.92%,經常參觀人數的比率占28.46%,通過調查得出結論,對于偶爾參觀人沒有發展成為經常參觀的人的原因主要有館中陳列物品陳舊、展出方式單一、互動較少等;對于經常參觀的人,能夠堅持參觀的原因是,一部分人是熱愛紅色文化,一部分人是因為王維舟紀念館地處紅軍公園,紅軍公園是集合觀光游玩、運動健身等功能為一體的紅色主題公園,來紅軍公園運動游玩的人會選擇去王維舟紀念館參觀。
  1. 居民對紅色文化館蘊含的歷史故事的了解程度
團隊成員分析問卷調查數據,居民中有13.08%的人不了解館中歷史故事,其中有3.08%的人非常不了解,通過對部分不了解的人的一堆對一訪談得知,原因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了解宣漢紅色文化的渠道有限并且宣漢紅色文化的傳播方式單一,不能夠引起居民的興趣。此外,部分人對于其中的歷史故事持不重視的態度,不想去了解其中的歷史故事。
  1. 居民對紅色劇本殺帶動紅色文化傳播的態度

團隊成員分析調研數據,有59.23%的人持支持態度,其中非常贊同的人占16.15%,訪談數據顯示年輕人對紅色劇本殺的支持態度良好;對于劇本殺的發展,可以結合紅色文化打造特色劇本殺,宣漢縣可以采取此種方法宣傳紅色文化,擴大紅色文化的傳播。
2.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1)紅色文化傳播方式不新穎
宣漢紅色文化舊址的文化價值很高,對宣漢當地青少年來說是育人資源,對當地成年人來說是文化滋養。但紅色文化舊址文化傳播方式除了文字講解,動畫講解之外無更多新穎傳播方式。劇本殺是以“角色扮演”“沉浸式體驗”為特點的高度互動型娛樂。開發全國第二大蘇區宣漢革命老區縣英雄劇本殺可以讓人通過角色扮演方式沉浸式學習英雄英勇事跡,銘記歷史英雄人物,了解紅色文化歷史故事,增強當地文化認同感。
(2)部分紅色文化傳播范圍有限
宣漢巴山大峽谷是國家4A級風景區,除喀斯特地貌外其著名的就是其中遺址。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扎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慕名前來游覽的人數較多。但是宣漢其他紅色文化舊址游覽人數較少,在國家積極響應文化自信與文化振興背景下,更需要傳播方式與方案上的改進,以文化為主題的旅游可以串聯整個宣漢紅色文化,有助于讓人們了解宣漢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同時可以帶動宣漢旅游產業以及經濟的發展。
(3)當地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較低
少部分宣漢當地人知道宣漢革命老區大背景,但是不了解宣漢紅色文化舊址所在地以及歷史背景故事,還有少部分人參觀紅色文化舊址的意愿不強,可見當地人的文化認同感工作還需加強。另外,紅色文化舊址是紅色英雄人物的紀念場所,描述英雄的英勇事跡及光輝歲月,弘揚的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英雄個人的英勇斗爭精神,部分居民存在為獲得自身精神鼓舞而去舊址參觀紀念,但其實際上并不了解也不愿意主動學習英雄歷史事跡以及文化背景故事的情況。可見當地人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應加強對宣漢紅色文化的普及程度,可以通過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方式,讓紅色文化先普及到孩子,成年人通過孩子來學習到具體紅色文化歷史故事。
十、調研總結與收獲
(一)了解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通過本次調研,團隊成員了解了有關王維舟、紅三十三軍、巴山游擊隊的歷史故事和紅色文化,紅色血脈在團隊成員身上賡續,革命精神的學習對團隊成員發展成為可以擔當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在與老一輩人的親切交談,促進了紅色文化的交流傳播;在對中小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宣講中,種下了“紅色種子”;此外,在本次調研的過程中,隊員們進一步了解紅色文化的革命發展歷程;重溫黨艱苦奮斗、不斷壯大的光輝歷程,進一步加強了自身思想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對紅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革命精神得到了傳承。
(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通過對巴山大峽谷的實地調研,了解了紅色文化結合風景資源打造紅色文旅的可行性,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結合景點資源打造特色旅游吸引游客游玩,可以很好的提高鄉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對于鄉村振興,團隊隊員一路搜集素材,制作當地紅色文章,在學院官網、中青網等平臺大力宣傳紅色旅游文化,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三)提高隊員綜合素質,提升思想政治修養
在本次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隊員先后經歷了參觀王維舟紀念館、紅三十三軍紀念館,走進了宣漢城鄉人民的生活中,調研了巴山大峽谷的旅游情況,豐富了團隊成員的閱歷和見識,通過長達兩天的調研經歷,團隊成員學會了團結,對于問題的解決辦法能夠很有見解的提出。同時,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很好的同各個年齡階段的人交談(包括中小學生、高中生、大學生、中老年人等),培養了與人交際的能力。最后,通過此次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的提高,各方面能力得到增強,如攝影、剪輯、撰稿、語言表達、調查研究等能力,在紅色文化熏陶下,團隊成員的思想政治修養也有很大提升。
十一、參考文獻
[1]陳倩.紅色文化: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價值滋養[J].品位·經典,2021(23):49-52.
[2]曾祥明,胡元.論紅色文旅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及其實現[J].延邊黨校學報,2022,38(06):42-47.DOI:10.16332/j.cnki.cn22-1302/d.2022.06.014.
[3]李娟.以互聯網思維加強紅色文化的傳承[J].美與時代(上),2020,No.860(09):7-10.DOI:10.16129/j.cnki.mysds.2020.09.003.
[4]黎潔,吳會蓉.四川宣漢縣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研究[J].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21(01):286-295.
[5]張興瓊.四川省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旅游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497.

時間:2023-02-10 作者:胡春東、董月影 來源:云南財經大學 關注:
  • 三下鄉寒假實踐調研報告 ——西城鎮泥河灣博物館
  • 在地實踐語境下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程度與利用方向調研
  • 鮭魚洄游,感恩母校
  • 鮭魚洄游,感恩母校
  • 2023年2月9日晚七點三十分,西南石油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的李雨芯同學為資陽中學的學弟學妹們介紹西南石油大學,宣傳學校的優點與特色,分
  • 02-09
  • 助力碳中和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 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
  • 02-09
  • 中醫進校園
  • 中醫進校園
  • 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播中醫藥知識,強化中醫藥文化的深層建設,提升中小學生文化自信與健康素養,寒假期間“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 02-09
  • 社會實踐報告
  • 以“新冠感染及預防回復措施”為主題的寒假社會實踐線上調研報告
  • 02-09
  • 益張照片,夕陽如畫
  • 益張照片,夕陽如畫
    我們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為“益張照片,夕陽如畫”的為老人拍照的活動。目前大多數空巢老人,尤其是對于農村的老
  • 02-09
投稿流程投稿須知常見問題積分充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绍兴市| 蒙山县| 任丘市| 射阳县| 深州市| 东海县| 北辰区| 中山市| 昌乐县| 亚东县| 醴陵市| 繁峙县| 同仁县| 永清县| 永福县| 鹤庆县| 徐汇区| 萍乡市| 琼结县| 永嘉县| 富民县| 库伦旗| 保定市| 台州市| 永顺县| 东源县| 正阳县| 东安县| 中方县| 金寨县| 平阳县| 五台县| 鲁甸县| 怀仁县| 永和县| 达州市| 海兴县| 赫章县| 荥阳市|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