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垃圾分類,共建美好家園
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是城鎮環境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保障。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水平,是改善城鎮生態環境、保障人民健康的有效舉措。為了垃圾分類能更好地在社區中落實,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獻禮二十大,青春展風華”實踐隊于1月3日在臨沭街道各小區展開了宣傳垃圾分類的實踐活動,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助力建設美麗社區。
進行實踐活動之前,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獻禮二十大,青春展風華”實踐隊隊長曹文暢召開了一次線上會議,隊員們準時進入會議。隊長使用制作的PPT對實踐活動的內容做了詳細的介紹,并要求隊員們會議之后搜集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以便在社區宣傳時能更好地讓居民們了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隊員們還提出增加游戲環節,能讓小朋友們更好地參與到這次實踐活動中,并經過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此外,隊長還特別強調了防疫方面的相關注意事項。會議結束后,每個人都積極地準備活動材料,還制作了小巧的垃圾桶。
到達臨沭街道后,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獻禮二十大,青春展風華”實踐隊首先來到南溝頭社區,他們找到社區的管理人員,說明自己的身份后便開始詢問社區里的垃圾分類落實情況。據管理人員所說,垃圾回收處的垃圾桶有標明該桶應該投放的垃圾種類,但實際按照規定投放垃圾的居民只占少數,大部分家庭仍然將垃圾一并打包扔進其中一個垃圾桶。管理員還帶領實踐隊成員來到垃圾回收處證實相關情況。了解完社區里的垃圾分類落實情況后,實踐隊的成員們又展開了討論,他們決定先在社區里進行宣傳,再進行實踐。
在管理員的幫助下,實踐隊將社區里空閑的居民集中到小廣場上,開始講述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講解隊員們說到,垃圾分類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投放和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垃圾分類的優點主要有三種:減少占地、減少環境污染以及變廢為寶。隊員們還介紹了垃圾的種類主要有四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在講解過程中,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隊員們也都做了詳細的解答,并強調了垃圾分類的必要性,比如有害垃圾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將會污染土地和水源,從而危害人們的健康。聽完隊員們的講解,居民們都表示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實踐隊還親自帶領大家前往垃圾回收處,對照垃圾桶做了具體的介紹,比如廚余垃圾桶內應該扔什么垃圾,其他垃圾桶內又該扔什么垃圾。為了更方便地投放不同的垃圾,隊員們提倡居民們在家就將垃圾分類打包好,扔垃圾時只需將對應垃圾扔進桶內即可。隊員們還親自將地上的垃圾分類扔進相應的垃圾桶,為居民們做示范。
為了讓大家對垃圾分類的印象更深刻,實踐隊的成員們還準備了小游戲。隊員們將不同的垃圾寫在紙條上,然后將自制的小垃圾桶拿出來,請小朋友們將紙片放入對應的垃圾桶里,游戲結束后隊員們還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小朋友們。通過這個活動,小朋友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也更加深刻。為了讓整個社區的居民增強垃圾分類的意識,隊員們提議在每個樓道的宣傳欄里張貼垃圾分類的標語,并征得了管理人員的同意。
此次實踐活動,豐富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增強了他們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意識。居民們也意識到,只有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及處理等配套系統才能更高效地運轉。垃圾分類處理關系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有利于我國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實踐隊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此后,實踐隊將肩負責任投入到更多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生活的知識,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
時間:2023-01-31 作者:劉譯燦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