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畫里,粉墻青瓦的徽派建筑——宏村
扎根時代沃土,弘揚傳統文化,為了解安徽省黃山市政府部門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和成果,2022年12月28日,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時代文化郵遞員”實踐隊隊員來到了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宏村進行走訪調查。
據了解,宏村,距今近千年歷史,位于黃山南麓,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臥虎藏龍》取景地。其有最具代表的青瓦白墻的徽派建筑——馬頭墻,水系貫穿整全村交匯于南湖,最為經典的景觀為月沼。據說徽派建筑主張人與自然共存的美學理念,或許宏村的真正魅力在于“任世間喧囂繁雜,我自能清幽寧心”的淡然之態。這便是徽派建筑獨有的一份魅力。通過在宏村的走訪,實踐隊員對徽派建筑以及徽派文化都有著深刻的印象。徽派建筑有 四大特點,第一點就是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馬頭墻為表型特征,一般來說在徽派建筑中都有這些東西的出現;第二點就是徽派建筑一般用磚雕,木雕和石雕用來裝飾;第三,以徽派建筑的風格來說徽派的建筑物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的特點;第四徽派建筑一般都依水而建,體現出了古人文化修養深厚。也許有些建筑經過歲月的沉淀,墻體或者內部結構都有些許損壞,但是近幾年在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古村落重新改造開發后,宏村不僅保存了眾多徽派建筑的特點,還為當下新農村改造提供了一個有效開發途徑。實踐隊員們通過當地政府部門,了解到近幾年關于宏村改造開發的一些相關內容。一,制定嚴格的開發綱領。以“水──建筑──環境”構成的風水村落形態;典型的傳統村落和民居建筑特色;古水系和私家園林布局和宏村獨特的村落和空間環境景觀。二,保護重點歷史文化古跡并加以修葺一新。對于宏村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等古建筑采取特殊的材料加以修葺。三,水系的改造開發。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為中心,周邊圍以住宅和祠堂,從而凸顯宏村景觀和藝術價值的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襯著古樸的建筑,更顯宏村獨到的人居環境價值和景觀價值。在此次走訪調查中,實踐隊員深入了解了以安徽省黃山市的宏村為代表的徽派文化,了解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對徽派建筑的保護措施和發揚傳承力度。同時,實踐隊員們也深刻認識到,對于徽派建筑的保護,不僅要依靠政府部門,更要依靠我們自己,只有在心里樹立保護傳統文化的決心與信心,才能讓傳統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時間:2023-01-01 作者:王珅伊淳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