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家鄉深厚文化底蘊和文化遺產,感知經濟發展和全球化形勢下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記錄、保護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時代文化郵遞員”實踐隊隊員在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開展實踐調研。親身解家鄉傳統文化,深刻體會到青年一代傳承與弘揚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所在。
德州扒雞為五香脫骨扒雞的俗稱,是山東省德州市特產之一,與 道口燒雞、符離集燒雞、溝幫子熏雞并稱為中華四大名雞(又名四大鐵路雞)。據《禹城縣志》記載,山東歷史傳統名吃——五香脫骨扒雞,最早創產于禹城,因其工藝獨特、用料考究、肉爛脫骨、營養豐富等特點而遠近聞名。據傳乾隆年間就已盛傳全國,被列為山東的貢品之一(民間相傳有“乾隆御批禹城扒雞”的說法)。1919年載入《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列為《中國名菜譜》145種名菜之首,并有“脫骨扒雞、宗法禹城”的記載。
實踐隊員來到王家扒雞店進行調研。店長告訴我們:禹城王家扒雞是清光緒年間城北月牙灣王明奎創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現有王明奎曾孫第四代傳承人王玉山先生制作,王玉山先生認真研究祖上留下來的傳統秘方,自己親自純手工制作,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禹城王家“五香脫骨扒雞”的品味,至今很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歡迎。
過此次實地走訪,調研團隊對德州的傳統美食和手藝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是領略到禹城歷史的雄奇與食品文化雋永之美。信息的發展,時代的推動,德州美食將走向中國,中國美食將走向世界。信息技術推動產業形態和組織形態的改變,也推動食品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傳統美食在繼承傳統手工藝的同時,更要緊隨時代的步伐進行創新,在新時代中尋得發展,讓民間傳統食品工藝得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