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日照12月21日電(通訊員 張皋榮)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師范大學“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于12月19日立足于家鄉,通過走訪、填調查問卷、對話形式調查了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農民的生活狀況與收入情況。
走訪村民,調查今夕收入水平12月19日實踐隊隊員來到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李家莊村與村民們坐下來聽聽他們致富的故事,從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他們表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盡快富裕起來,為農民收入增長提供了多元化支撐,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在肯定國家政策與指導思想的同時,他們也在思考適合自己增收的新渠道。實踐隊員們在此次實踐中深入走訪中親眼見到了新時代新農村的嶄新面貌,深刻感受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但可以緩解城鄉矛盾,還能解決農村老人“老無所依”問題。農民的心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富有活力,對生活的充滿激情,對未來充滿期待。

圖為實踐隊員訪談村民,了解收入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志浩 供圖
走進社區,了解當地致富的政策與方法隨著走訪的深入,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了街道辦事處,與工作人員溝通了解本村的發展政策與策略,該村秉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發展本地特色產業,發展大棚種植,讓大棚櫻桃趕在春節前上市,是不少地方久久攻克不下的難關。然而在被譽為“中國大棚櫻桃第一縣”的臨朐,今年就實現了2至5月每個月都有新鮮櫻桃上市且價格不菲。隨著電商發展,客戶對其他柿子制品的興趣越來越大,帶動了村內柿子酒、柿子煎餅等一系列柿子加工產業的興起,目前全村現有柿子酒加工作坊3家,柿子煎餅加工戶30余戶,集中加工點2處。群眾經營生產意識不斷增強,柿子產業鏈條不斷拓寬。
其他農產品生產也從“合作化”過渡到“機械化”,產量有所提升。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訪問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踐隊員來到臨朐縣柳山鎮魏家村草莓種植農業特色產業園看到,一座座整齊劃一的日光溫室大棚內,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綠葉白花間,長勢喜人。農民投身特色農業,引進立式無土栽培技術,通過溫度控制花芽分化的時間,克服了冬天低溫天氣,實現了草莓搶先上市,最高賣到80元一斤。立足臨朐大櫻桃、桃、山楂、板栗、山柿、奶牛、蜂蜜等資源稟賦,以農業生產規模化、區域化、特色化為主線,在全縣規劃鄉村振興八大片區,建設“兩村兩園兩主體”,不斷壯大優勢規模,聚集、承載、融合農業生產、高新技術推廣、苗木繁育、文化旅游等多種要素,開發休閑旅游、科技觀光、親子采摘、科普宣教等項目。建成城關大櫻桃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薰衣草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凰龍農旅特色產業園、齊魯嵩山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等20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30個農業特色產業園,成功爭創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市級以上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4個。以“全域大景區、全縣大花園”為目標,在發展特色產業之余,持續提升鄉村美麗宜居水平,實現產業與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居民生活水平融合振興。
此次調查雖然時間短,但是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里,隊員們卻看到了大學生更多的用武之地,那就是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更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崗位,而農村就為新一代青年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人生大舞臺,珍惜屬于自己的機會,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