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溫州大學小學教育專業20級學生在蔡仁哲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溫州市瓦市小學(中山校區),開啟了為期兩周的研習活動。為幫助研習生盡早融入學校,更好地開展研習工作。上午8點半,溫州市瓦市小學(中山校區)在五樓會議室召開了教育研習見面會。
見面會伊始,教導主任吳赫喆老師對研習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后,她介紹了有關瓦市小學的整體情況、校史、知名校友、育人目標等,吳老師特別對瓦小“榕抱樟”課程、任務型課堂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與介紹。
鄭天之老師對溫大研習生表示歡迎,同時也希望研習生們能以身作則,嚴格按照研習要求,研讀小學課程標準,認真聽課、備課,做好記錄,也要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為自己積累經驗。鄭老師也鼓勵研習生們將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與指導老師交流,彼此幫助,共同學習。
蔡仁哲老師先表達了對溫州市瓦市小學全體教師團的感謝,并給研習生們提出了三點建議:1.學習任務型課程設置,最好能將核心要義學會;2.學校之間距離較遠,要結伴同行,注意安全;3.研習手冊的記錄要有方法,思考教學的理念,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做法。
20小教3班的鄭拾苗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首先向瓦市小學中山校區和溫州大學教育學院的領導老師們致以衷心的感謝,表示見習生會在研習中以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學生的態度虛心向指導老師學習,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感悟。作為即將走上講臺的老師,做到身正為范,做好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尊重課堂,尊重指導老師,尊重每一個孩子,展現溫大學子的風采。
林叢校長重點提到了“為獨特的自己奠基”的辦學理念,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發展的個體,在講求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重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該校的特色重點課程有“榕抱樟課程”“任務型課堂”“兒童哲學”,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辨,從學科本位上升到育人本位,更加明確指向學生未來發展的素養和能力。老師提到我們要以“四有老師”標準來要求自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而這些貫穿在我們課堂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老師也希望研習生們廣泛參與學校包括各年級的特點活動或者展示,切身感受小學中的濃厚氛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溫大小教的同學們在短短兩周研習活動期間,積累更多的經驗,獲得更多的思考,提升自身教學實踐技能,以理論為帆,以實踐為舵,乘風破浪,直掛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