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育建設”安徽小分隊社會實踐報告
【摘要】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然而在當下,一些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過度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其他教育尤其是勞動教育;同時,在“躺平”“擺爛”等社會思潮的影響下,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面對勞動教育正在被忽視和淡化的趨勢,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勞動教育建設。綜上,“勞育建設”安徽小分隊在安徽地區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發現當地學校勞育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勞育 建設 學生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中小學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它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貫徹始終,強調勞動是一切財富、價值的源泉,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一切勞動和勞動者都應該得到鼓勵和尊重;倡導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人生夢想,反對一切不勞而獲、崇尚暴富、貪圖享樂的錯誤思想。具有突出的社會性,必須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直接聯系,發揮勞動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紐帶作用,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注重讓學生學會分工合作,體會社會主義社會平等、和諧的新型勞動關系。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必須面向真實的生活世界和職業世界,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獲得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學會建設世界,塑造自己,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1】
當前我國素質教育建設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勞動教育作為其中的關鍵一環本應受到重視,可事實上卻正在逐漸被忽視和弱化。在現在的社會中,不少家長似乎更加注重孩子的文化課學習,不希望孩子在因為家務勞動耽誤時間,加之學校應試教育模式勞動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很多學生不愿勞動,不會勞動,甚至輕視勞動,厭惡勞動。
針對這種情況,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勞動意識,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建設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勞育課程建設雖然開展得如火如荼,但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為勞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社會實踐方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實踐地域包含了安徽省的合肥(蜀山)、滁州(定遠)、銅陵(樅陽、銅官)、阜陽(臨泉、潁州)、宣城(郎溪、宣州)的五市八縣(區),對象為該地域內部分學校的學生、教師、家長等群體。
- 在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允許的條件下,到當地學校進行走訪,通過與有關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勞育建設開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 在網上發布調查問卷,收集當地家長和學生對于勞育建設開展現狀和問題的反饋情況,對數據進行處理后進行總結。
- 拍攝了部分簡單的勞育教學視頻,在線上傳播供當地學生學習,同時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條件下,在社區組織家長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勞動教育學習。
2022年7月10日,在隊長的組織下于騰訊會議舉行了團隊的第一次會議,也是此次勞育課程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的啟動儀式,會議上主要明確了各成員的任務,對活動具體開展的方案進行了初步規劃,同時考慮到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2022年7月11日--2022年7月31日,團隊各成員完成有關勞育課程建設的短視頻,其中涉及家務,戶外,技能等多方面、涵蓋各年齡段的勞動項目,并且對視頻進行了字幕添加、知識講解等一系列剪輯美化,使得視頻更加生動形象。
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0日,團隊各成員分別在駐地開展勞育課程建設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調研活動,受安徽省疫情防控政策以及當地學校防疫要求的影響,均未能進去校園實際調研,后改為聯系有關老師了解勞育課程建設情況,同時也在網上面向大眾發布了有關勞育課程建設的調查問卷,最后結合兩種調研措施,總結得出相關結論,
2022年8月13日,在隊長的組織下于騰訊會議舉行了團隊的第二次會議,也是此次勞育課程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報告會,會議上對活動開展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也對團隊同心協力的精神進行了表揚,最后對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得到的成果進行了總結。
2022年8月16日,隊長在定遠縣進行勞模采訪的活動,由于采訪對象外出辦公,并未能如期進行線下采訪,通過線上交流詢問了勞模的勞動經歷以及對于當前勞育建設的看法,在勞模本人推薦以及抖音媒體聚焦定遠的允許下,團隊引用了7月份的采訪視頻片段用于完成勞模采訪視頻的制作。
2022年8月17日--2022年8月25日,團隊分工撰寫社會實踐報告。
- 完成了兩篇開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新聞稿;
- 完成了四個時長在3-5分鐘且類型多樣的勞動教育視頻;
- 完成了一個行業勞模的采訪視頻;
- 完成了一篇3000字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 相較于省級和市級重點學校,縣級學校和鄉鎮學校由于教育經費少,缺少勞育課程建設所需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在一些落后的鄉鎮中學(比如定遠縣早廟中學、嚴橋中學),僅能滿足基本文化課需求,根本無法開展勞動教育;
- 在有能力開展勞動教育的學校,也存在忽視或者弱化勞動教育的情況。根據與在校老師、學生及家長的溝通了解,在應試教育長期的影響下,很多學校(尤其是縣級中學)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其他教育尤其是勞動教育,比如勞動課經常被占用進行文化課的學習甚至直接不開設,勞動課程建設走形式等等。
- 部分學校勞育課程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實用性,重理論,輕實踐。根據線上調研結果,很多參與過勞動課的同學表示,勞動課有冗長且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實踐少之又少,并且勞動項目非常少,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勞動課逐漸產生抵觸的情緒。
- 勞動教育缺乏家校協同。學生在學校進行了勞動學習,而且回到家,多數家長不愿讓孩子做一些家務,學生缺乏勞動課外勞動鍛煉的機會。
- 對于教育資源薄弱的鄉鎮學校,希望有關部門能扶持開展勞動教育,比如可以結合鄉鎮特有的勞動資源供學生學習、對勞動教育進行專項撥款等,讓勞動教育真正能夠普及到每一個孩子;
- 有關部門要積極監督當地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對于積極開展勞動教育的學校予以幫助和表揚,對于忽視勞動教育的學校要批評并責令整改;同時要呼吁有能力開展勞動教育的學校將勞育課程建設落到實處;
- 有關部門應聯合當地學校,匯集當地勞動教育資源,構建課程完整、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把勞動教育融入勞動課程、校內外勞動實踐、家務勞動等各環節,促進理論學習與應用實踐貫通,實現學以致用;
-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對于勞動教育要有正確的態度,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責任感、義務感、獨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質。要放手讓孩子去干,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當然,成人要給以具體指導、幫助,督促孩子按時把事情做好。【2】
通過此次勞育課程建設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認識到勞動教育是伴隨孩子成長的一個持續的教育過程,也是我國新時代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關鍵一環。勞動教育,是學生全面成長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勞動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在新時代繼續弘揚中國民族的艱苦奮斗精神,讓年輕一代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品格。但可惜的是,很多落后地區的學校仍然無法開展勞動教育,即使有能力的學校也往往會忽視勞動教育。
當前,我國教育提倡“五育并舉”,即協同發展“德”“智”“體”“美”“勞”。雖然“勞”被放在了最后,但這絕不可以作為忽視或弱化勞動教育的理由。勞動教育要想落地生根,必須轉變觀念和評價機制。落實勞動教育,應該把學生勞動課程學習、勞動實踐鍛煉、創新性勞動成果以及勞動習慣養成、勞動品質形成,納入全面的考核評價內容,而不是用文化課成績“一棒子打死”。“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使命,要把勞育作為樹德、增智、育美、悅心的重要手段,讓勞動教育成為孩子終生收益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