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水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8月9日,國家記憶尋訪團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劉鑫通過參與東港區大學生“返家鄉”看發展觀摩交流活動,先后來到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的新華愛書客1971研學營地和日照水庫記憶館,通過參觀這些紅色基地的方式引導大學生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延續紅色血脈,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
1971研學營地是一所專門從事于研學實踐、紅色教育、勞動教育、國防軍事及培訓拓展為一體的省級研學營地,其中包含非遺小院、農耕小院、紅磚住宅區等多個區域,從不同角度開展實踐訓練。跟隨隊伍來到1971研學營地,在參觀過程中,看到青少年們在實踐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優秀文化,感受革命光榮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增強對“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看到新一代青少年積極向上的實踐態度,也鼓舞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奮進向前。
日照水庫記憶館是日照市第三批黨史教育基地,以“弘揚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為主線,以日照水庫的建設發展歷程為經,以陳疃鎮兩次移民的人物事件為緯,通過“水利·命脈、水庫·攻堅、飲水·思源、水潤·家國”四大篇章,詳細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日照水庫的建設,充分詮釋了黨員干部“擔當、實干、協作、奉獻”的政治本色。自1958年10月日照水庫開工建設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60多年前,在新中國的陽光下,日照人民以一場氣吞山河的水庫建設攻堅戰,為日照筑牢了發展的根基。水庫建設中形成的政治本色,帶著它特有的紋理和特征,嵌在歷史之中,成為日照人永遠抹不去、忘不掉的記憶。60多年后,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穿越時空的日照水庫優良傳統和精神,歷久而彌新,它的時代內涵更加豐富、當代價值更加凸顯、實踐特性更加鮮明。通過觀看一段段視頻、一張張帶著回憶的照片及解說,了解到過去人民戰勝千難萬險的真實奮戰故事,讓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感受到水庫建設者們的不畏艱難的勇氣、關于奉獻的精神,激勵我們不斷奮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后的學習生活中。
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此次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分享個人感悟等多種形式,為后續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基礎。
時間:2022-08-31 作者:劉鑫 來源:山東大學(威海)國家記憶尋訪團社會實踐團隊 關注:
- 賡續水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 8月9日,國家記憶尋訪團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劉鑫通過參與東港區大學生“返家鄉”看發展觀摩交流活動,先后來到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的
- 08-31
- 助力農村體育 賦能鄉村振興
-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暑假,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南通農村體育田野調查團一行10人在夏成前教授的帶領下,先后來到南通市崇川區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