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火騰驚四座,千年古藝舞新聲。”為深入挖掘湖湘文化底蘊,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7月9日,湖南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深耕湖湘文化 傳播非遺新聲”中華文脈傳承團前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湘潭火龍)傳習所,拜訪第七代傳承人尹國軍,近距離感受火龍舞的魅力,聆聽非遺背后的堅守故事。
在傳習所內,尹國軍老師向實踐團成員分享了他與火龍舞的不解之緣。他從15歲開始學習火龍舞,數年來始終致力于這項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如今,他不僅在湘潭各高校內培養多支火龍舞隊伍,還參加各類社區、企業活動,讓更多人領略這項非遺藝術的獨特風采。
尹國軍老師還打破了火龍舞“傳男不傳女”的傳統,面對外界的質疑,他堅持用行動打破偏見,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他還將火龍舞帶出湘潭,讓這項古老藝術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煥發光彩。
采訪結束后,在尹國軍老師及第八代傳承人尹升的指導下,實踐團成員親身體驗了火龍舞的表演技巧。他們學習“跑碎步”“行龍”“龍纏柱”等基本動作,在多人配合下讓龍在實踐團的成員手下舞動起來。盡管汗水浸透衣衫,成員們仍熱情高漲,最終成功完成了一段精彩的表演。
臨別之際,尹國軍老師表達對火龍舞未來的期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愛上這項傳統文化。”實踐團成員們也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外語專業優勢,通過新媒體等多渠道傳播火龍舞文化,為非遺傳承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