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企訪局探實踐食工學子踐真知
——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智農食安隊三下鄉出發紀實
七月的宣城,氣溫已顯燥熱。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二十余名同學即將一道開啟為期三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地包括安徽翹歌食品企業、和超禽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宣州區農業局,旨在通過實地走訪,了解食品行業與地方農業的實際發展狀況。
出發前兩周,學院已完成各項籌備工作。兩次動員會議明確了活動的時間節點與任務分工:按專業方向分為食品加工觀察組、禽業產業鏈調研組、農業政策分析組三個小組,并為實踐學生分配了專業的指導老師。學生們提前收集了三家單位的公開資料,包括企業年報、官方簡介及行業報道,整理出二十余個待調研問題,涉及生產標準、技術應用、政策落地等方面。出發前一天,校領導與多位老師對同學們進行出發前的最后部署。會上,老師重申了三項紀律:服從單位安排、遵守操作規范、每日提交實踐日志。同時強調,需重點記錄企業生產流程中的技術細節,以及農業局發布的近三年地方農業數據。
校黨委常蔣傳東老師寄語學生“期待你們帶著滿滿的收獲歸來,把這段經歷化為成長的養分,在未來的道路上,始終保持對這份土地的熱愛。”
7月9日早晨七點五十分,隊員們身著統一的藍色隊服一起在圖書館門口合影留念。八點三十分,載有實踐隊員的大巴車準時出發。


車輛行駛路線已提前規劃,首站安徽翹歌食品企業位于宣州區經濟開發區,車程約三十分鐘。據前期了解,該企業主要生產休閑食品,擁有兩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產能約5000噸。第二站和超禽業科技有限公司距離市區稍遠,其官網顯示,該公司采用“養殖基地+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的模式,年出欄家禽量達120萬羽。最后一站宣州區農業局將安排政策解讀與數據對接,提供當地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相關統計資料。
車內氣氛相對安靜,多數同學在翻看前期整理的調研提綱,也有同學在用手機核對企業地理位置。我所在的食品加工觀察組需重點關注翹歌食品的HACCP體系運行情況,以及和超禽業的屠宰環節衛生控制標準。背包里除了換洗衣物,還裝有筆記本、錄音筆和便攜式檢測儀,這些工具將用于記錄生產參數與樣本采集。
車輛駛離校區時,晨光穿過車窗在座椅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對于此次實踐,從專業角度而言,是一次驗證課堂理論的機會——例如食品工藝學中提及的殺菌溫度控制,或許能在企業車間找到實際應用案例。而從個人層面,這也是首次系統性接觸行業實操,相關記錄或將納入學期實踐學分考核。
隨著大巴車駛入開發區主干道,第一站的廠房輪廓已隱約可見。按計劃,上午九點將開始首場座談,由翹歌食品的生產總監介紹企業概況。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正隨著車輛的行進逐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