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李幸萱 張嘉興 曾夢怡)7月8日,吉首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心系旅農”社會實踐團走進花垣縣邊城鎮中心小學,開展心肺復蘇急救培訓,為當地兒童送去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能。
培訓伊始,實踐團志愿者們在教室內為學生們進行了生動細致的理論講解。他們利用精心準備的動畫演示,清晰闡述了心肺復蘇的原理、適應癥以及關鍵的“黃金四分鐘”救援理念。志愿者們特別注重針對兒童的認知特點,將復雜的醫學術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確保孩子們能夠輕松理解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與基本步驟。

圖為志愿者教授應急救援技能 張可欽攝
理論夯實后,培訓移至操場進行實操演練。志愿者們通過情景模擬,完整演示了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手臂要伸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壓!”在模擬人旁,志愿者們跪地示范,手把手地逐一指導學生們的按壓位置、深度和頻率,及時糾正動作,確保技能掌握到位。五年級學生小雯在親身體驗后興奮地表示:“以前覺得急救是醫生的事,現在知道我們也可以!”

圖為志愿者教授應急救援技能 張可欽攝
團隊負責人張可欽介紹,這種“室內講解打基礎,室外實操練技能”的模式,是團隊前期精心設計打磨的成果,旨在讓學生們不僅“聽得懂”,更能“敢上手、會操作”。此次活動是吉首大學學子運用專業知識服務鄉村、助力提升基層應急能力與生命守護意識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