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生態環境保護,這個暑假,一支大學生實踐團隊前往宣城市橋頭鋪村,開展了為期數日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環保宣傳、實地檢測、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為鄉村生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
環保宣傳進鄉村,問卷調研聽民聲】
實踐團隊抵達橋頭鋪村后,首先在村內開展了環保宣傳活動。隊員們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現場講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垃圾分類、水資源保護、土壤污染防治等環保知識,引導大家樹立“綠色生活、共建家園”的理念。
同時,團隊還設計了針對性的調查問卷,邀請村民們填寫。問卷內容涵蓋當地生態環境現狀、村民環保意識、生活習慣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通過收集整理問卷信息,團隊更直觀地了解了村民對環保工作的看法和需求,為后續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參考。
【實地檢測+現場宣講,雙措并舉守護青龍灣】 青龍灣作為當地重要的生態資源,其水質和周邊土壤狀況直接關系到鄉村生態安全和居民生活質量。實踐團隊專程前往青龍灣,同步開展土壤檢測、水質檢測與環保宣講活動。
在檢測環節,隊員們在專業指導下,按照規范流程采集土壤樣本和水樣,現場使用檢測儀器進行初步分析,并將樣本帶回進行進一步化驗。通過檢測數據,團隊對青龍灣的土壤酸堿度、養分含量,以及水質的pH值、溶解氧、污染物指標等有了清晰掌握。
檢測間隙,團隊還在青龍灣周邊向過往村民和游客開展了一場小型環保宣講。結合當地生態特點,隊員們用通俗的語言講解青龍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分享日常節水護土的小技巧,呼吁大家共同抵制向水體丟棄垃圾、亂砍濫伐周邊植被等破壞行為,讓“守護青龍灣,就是守護家園”的觀念深入人心。


【座談交流謀發展,校地攜手共奮進】 活動期間,實踐團隊的指導老師與橋頭鋪村黨支部書記及村干部開展了座談交流會。會上,村書記詳細介紹了橋頭鋪村的生態環境現狀、環保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未來鄉村生態建設的規劃。指導老師則結合團隊的實踐調研成果,圍繞如何提升村民環保意識、加強生態資源保護、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雙方還就校地合作助力鄉村生態振興達成共識,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加強交流,發揮高校的專業優勢和人才資源,為橋頭鋪村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鄉村生態保護的認識,也為橋頭鋪村的環保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團隊成員表示,將把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收集的建議進行整理,形成實踐報告,為推動鄉村生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