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暑期社會實踐成果的有效轉化與分享,助力青年學子成長成才,7月6日,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在物理北樓C103會議室開展“實踐歸來話收獲”主題團日活動。此次活動邀請了物理學院“移動科技館”科普志愿服務隊與“推普傳科韻”科學家精神宣講團的實踐成員參與。

活動中,兩支實踐團隊代表依次上臺分享實踐經歷與收獲。“移動科技館”科普志愿服務隊成員圍繞暑期科普服務展開交流,他們結合不同受眾特點,詳細介紹了實踐中的教學心得:面對小學生,通過趣味實驗現象激發其科學興趣,比如用簡單的電磁小實驗展現“魔法吸引力”;針對中學生,則側重拆解實驗原理,引導他們探究現象背后的科學邏輯,同時強調通過互動問答、小組討論等形式,讓課堂更具活力。

“推普傳科韻”科學家精神宣講團代表則聚焦“推廣普通話+傳播科學家精神”的實踐主題,分享了在基層社區、學校開展活動的經歷。他們提到,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通過講述錢學森、錢偉長等科學家的愛國故事與科研歷程,不僅幫助聽眾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更讓大家深刻感受到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宣講團成員還談到,面對部分方言較重的群體,他們耐心調整表達節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科學故事更易被接受,切實體會到“溝通”與“傳承”的重要性。

分享結束后,兩支團隊代表圍繞實踐中的難點與創新點展開熱烈討論,相互借鑒經驗。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暑期實踐不僅拓寬了視野,更深刻體會到科普工作與文化傳播的責任,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提升自身能力,為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活動為物理學院青年學子搭建了交流互鑒的平臺,幫助實踐成員深入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明確自我發展方向,為其全面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