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徐慧通)燈火璀璨映古建,岐黃之術暖民心。2025年7月5日傍晚,歙縣徽州府衙廣場華燈初上,一場兼具中醫藥特色與煙火氣息的"中醫夜市"在此啟幕。安徽中醫藥大學"醫"脈薪火實踐團聯合歙縣中醫院、安徽省中醫院專家團隊,于17:30完成籌備工作,18:00至21:00期間為市民提供血壓血糖檢測、針灸推拿、非遺香囊制作等多余項中醫藥服務,讓千年新安醫學在夜色中煥發時代活力。
【籌備現場:青春力量勾勒中醫夜市雛形】
暮色未至,實踐團成員已在廣場上忙碌穿梭。團隊老師帶領學生搭建診療展臺,工作人員有序搬運艾灸儀、血壓計等物資,五頂印有"新安醫學"標識的帳篷在府衙前次第排開。團隊成員為展臺的有序進行做出充足的準備。

隨后團隊成員手持流程示意圖,向提前到場的市民講解"先檢測、后診療、再體驗"的活動動線,越來越多的群眾被成員聲情并茂的講解吸引過來,為傍晚展臺前的“人山人海”做出了鋪墊。
【診療現場:醫患互動詮釋辨證論治精髓】
隨著前期醞釀的完成,展臺活動正式進行。其中有一展臺有省中醫院專家團隊坐鎮"健康檢測區",學生們在指導下為市民量血壓、測血糖。"肘部外展45度,袖帶需與心臟齊平",帶教老師邊示范邊糾正操作細節,每位檢測者都能獲得"檢測數據+體質分析+飲食建議"的個性化健康方案。

另一展臺歙縣中醫院大夫化身“技法導師”,將針灸、推拿奧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一旁目不轉睛地學習針灸推拿功法,體悟針灸推拿治療的奧秘之處。通過老師的手把手的指導,學生學到針灸按摩的細節之處,為以后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奠定堅實基礎。

還有一展臺有歙縣中醫大夫為頭痛不適的患者通過針灸的方式為其治療,周圍圍觀的人無不贊嘆中醫治療的神奇。通過治療患者表示有明顯的療效,同時還表達對本次活動舉辦的高度認可。

【傳承瞬間:舌診臺前上演沉浸式教學】
在燈火通明的診療區,歙縣中醫院何望生大夫為頭痛患者行舌診辨證。他指尖輕搭寸口脈,目光專注觀察舌體潤燥,"舌質紅、苔黃膩,屬肝陽上亢證",隨即向身旁實踐團學生講解天麻鉤藤飲的加減應用。學生們俯身記錄舌象特征,將《中醫診斷學》理論與臨床實踐實時對照。這幅"師帶徒、徒學醫、醫惠民"的場景,恰是新安醫學"口傳心授"傳承模式的當代再現。

【文化體驗:藥香氤氳中觸摸中醫浪漫】
"紫蘇醒脾,薄荷清咽,夏日香囊宜配藿香..."在非遺香囊制作區,團隊成員指導市民將八味中藥材按"君臣佐使"配伍原則裝入錦袋。孩童們捏著研磨后的藥粉湊近鼻尖,老人們則交流著"聞香防病"的民間智慧,三十平米的展臺彌漫著草木藥香與歡聲笑語。與此同時,廣場東側的"功法展演區"里,學生們演示的太極拳行云流水,吸引數十位市民跟練,剛柔并濟的動作將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入夜色。

動靜之間,傳遞養生哲學。廣場另一側,實踐團學生組成“功法方陣”。在老師指導下,學生整齊演示太極拳,舒展動作吸引市民跟練。“原來養生功法這么有意思!”一位市民感慨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

【收官時刻:問卷與合影定格惠民初心】
活動尾聲,實踐團成員向200余位參與者發放滿意度問卷,數據顯示96%的市民期待"每月舉辦中醫夜市"。

合影定格,延續薪火力量。21:00,活動接近尾聲,醫護專家、實踐團學生、司機張民、籌備人員程宗武等齊聚徽州府衙前,鏡頭定格下這張滿載溫暖的大合照。

岐黃薪火傳徽韻,青囊義診踐初心。這場持續3小時的中醫夜市,既讓千余名市民體驗了"家門口的中醫藥服務",也成為實踐團"把課堂搬進基層"的生動教材。安徽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百市千縣"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為依托,在更多縣域開展"中醫夜市""流動醫館"等實踐,讓新安醫學在服務百姓健康中實現創造性轉化,為健康中國戰略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