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蟬鳴漸次爬滿枝頭,盛夏的風裹挾著熱忱,將一群年輕的身影送往群山環(huán)抱的小鎮(zhèn)。這個七月,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赴安溪縣蓬萊鎮(zhèn)“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帶著星光與憧憬,在蓬萊這片淳樸的土地上,寫下了關于成長與守望的詩篇。
支教開幕:用青春澆灌鄉(xiāng)村7月3日上午,十四名大學生志愿者抵達蓬萊鎮(zhèn),與蓬萊鎮(zhèn)黨委書記李首烜,福建農林大學茶學院黨總支書黃成茂,茶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云帆,黨的二十大代表、高級工程師溫文溪,蓬萊鎮(zhèn)副鎮(zhèn)長李瓊月,指導老師時衛(wèi)平,進來青少年閱讀成長中心館長柯明川等人在鎮(zhèn)政府前合影,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正式開幕。

圖為蓬萊鎮(zhèn)政府前集體合影 吳一虹攝
7月4日清晨,數十名年輕的身影已然躍入蓬萊鎮(zhèn)進來青少年閱讀成長中心,他們的支教生活由此展開。在充滿生氣的教室里,“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帶來的特色課堂正煥發(fā)著別樣光彩。實踐隊員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圍繞茶文化、美術、舞蹈、非遺、書法、計算機等課程展開教學,為豐富鄉(xiāng)村孩童的暑期生活提供極大的平臺。
茶文化課堂:一葉茗香承載千年雅韻走進茶藝教室,桌面上擺放的是幾個透明容器,盛放著各式各樣的茶飲材料,宋老師悉心地帶領著孩子們調配茶飲。她專注著給孩子們演示操作,氛圍歡樂又充滿知傳遞的溫度。

圖為實踐隊隊員宋老師進行茶飲調配操作演示 張怡欣攝
幾個孩子專注操作,氛圍滿是好奇與探索,透著知識實踐的鮮活勁兒,他們在動手過程中,收獲新體驗、觸碰新知識的模樣,是青春熱忱與求知欲碰撞的生動定格 ,更是源遠流長的茶文化與新時代飲料碰撞出來的火花。

圖為課堂上進行荔枝茶飲配制,孩子們激情參與 張怡欣攝
民舞課堂:翩躚舞姿綻放青春活力舞蹈教室里,顧老師身著簡約白上衣,身體微微前傾,右手自然抬起,親切地為孩子們糾正動作,從基礎的動作熱身練習,到勾繃腳,壓腿,踢腿,下腰,細密的汗珠悄然從孩子們的臉頰劃過,他們的臉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孩子逐漸開朗,整個舞蹈教室因這專注互動,滿是認真與朝氣,鏡面墻清晰映出室內場景,每一個動作糾正、每一回眼神交流,都在書寫支教中藝術滋養(yǎng)心靈的故事,讓鄉(xiāng)村孩子在舞蹈里觸摸美好,邁出逐夢的輕盈步伐 。

圖為實踐隊隊員顧老師溫柔為孩子們講解動作 吳一虹攝
英語課堂:字母音符奏響溝通序曲踏著清晨的曦光,志愿者曾老師提前來到充滿知識的教室,沒過多久,孩子們背著小書包陸續(xù)走進。待大家坐定,老師用一句清晰的 “Good morning, everyone!” 開啟了課程,孩子們略帶生澀地回應,聲音里滿是認真。課堂上,教字母發(fā)音時,逐一對著孩子,放慢語速示范。碰到發(fā)音困難的孩子,老師便蹲下身子,耐心引導,從口型到氣息,反復糾正。除了基礎的單詞,曾老師還教孩子們簡單的短語,配上肢體語言,使得英語學習更記憶深刻。

圖為實踐隊隊長曾老師傳授英語課堂 施宇涵攝
英語是鄉(xiāng)村孩童教育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正是這一痛點,為“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帶來更多的機遇,希望通過今后20天的支教,能讓孩子們獲順利學習英語的入場券,在今后的求學生涯中得到良好的啟蒙,領悟英語語言獨特的魅力,用字母音符奏響溝通序曲。
除了科類基礎課學習,思想道德教育也是重中之重。館長柯明川在觀摩課堂的過程中,教育每個孩子要學會感恩,他表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諄諄教誨中,在殷切陪伴下,蓬萊鎮(zhèn)的孩子們將健康茁壯成長,用寬廣的眼界丈量世界,用靈動的思維擁抱新知,用堅定的腳步奔赴遠方。堅信每一位支教老師的悉心滋養(yǎng),均能在鄉(xiāng)村教育的沃野中孕育出希望的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