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2025年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校團委精心組織動員,各學院師生積極響應。我校“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于2025年7月3日前往安溪縣蓬萊鎮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農旅融合成為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鄉村教育與農旅資源的結合尚存在不足,青少年對農旅發展的認知和參與度有待提升。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旅融合發展,培養鄉村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校團委聯合安溪縣蓬萊鎮政府,組織一只由14學生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旨在通過教育實踐助力農旅發展,激發鄉村青少年的創新潛力。
本次活動以農旅結合為主題,通過支教課堂、農旅調研、文化活動等形式,旨在為鄉村青少年帶來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同時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二、開營儀式
7月3日,志愿實踐隊在安溪八中舉辦福建農林大學蓬萊鎮“三下鄉”支教開營儀式及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研究生黨支部與安溪第八中學黨總支部的共建簽約儀式。

圖為“三下鄉”支教開營儀式現場 吳一虹攝
“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為期20天的實踐活動在學校及當地領導、廈門優秀企業家、安溪八中校友和兩百余名學生的共同見證下拉開序幕。實踐隊隊長曾亦朵向大家介紹了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

圖為實踐隊隊長曾亦朵發言 施宇涵攝
開營儀式上,蓬萊鎮黨委書記李首烜對實踐團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李書記表示,農旅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向,而教育則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希望實踐團隊能夠通過支教活動,為學生帶來知識與希望,同時也為當地農旅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強調,蓬萊鎮黨委將全力支持活動開展,期待其為當地教育和黨建工作帶來示范效應。
隨后,學院黨委書記黃成茂致辭,對實踐團隊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薪火相傳踐初心,鄉村振興育新苗,以 “三下鄉” 活動為平臺,發揮茶學院專業優勢,為蓬萊鎮教育與發展注入活力;二是黨建引領聚合力,校地共建謀新篇,通過校地黨支部共建,探索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協同創新長效機制;三是攜手同心啟新程,砥礪奮進共擔當,希望志愿者弘揚 “自找苦吃” 的農大精神,在實踐中服務鄉村。他表示,作為大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通過本次支教活動,隊員們能夠深入鄉村實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

圖為黃成茂書記致辭 吳一虹攝
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研究生黨支部與安溪第八中學黨總支部的共建簽約儀式上,茶學院張云帆副書記分享了三點愿景:一是以黨建為“紅色引擎”,夯實合作基礎;二是以育人為“核心使命”,拓寬成長道路;三是以創新為“發展密鑰”,助力教育振興。隨后,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康學梅老師與安溪八中書記黃福勝就黨支部共建簽約。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 吳一虹攝
儀式中,實踐團隊代表鄭田婧同學也發表了感言。隊員們紛紛表示,將珍惜本次實踐機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支教活動中,為當地學生帶來優質的教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實踐隊隊員鄭田婧發言 吳一虹攝
“農旅煥新,育苗筑夢”暑期三下鄉支教實踐活動的開營,標志著隊員們正式開啟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征程。未來,實踐團隊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鄉村發展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