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九點,“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一行15人前往萬源市石塘鎮杉林灣村,開展以“科技賦能鄉村,青春助力振興”為主題的三下鄉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普教育拓寬當地孩子們的科技視野,培養科學興趣,同時為村民提供家電義務維修服務,解決生活實際難題,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發展。除“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參與了此次活動之外,杉林灣村村委會主任及當地三十余名兒童、四十余位村民參與其中。
活動伊始,科普教育環節在杉林灣村村委會大院正式拉開帷幕。志愿者們將帶來的無人機、機器人等科技產品整齊擺放,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無人機的基本原理,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道:“無人機能夠飛行,主要是依靠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升力,就像鳥兒扇動翅膀一樣。”隨后,志愿者操控著一架小型無人機緩緩升空,無人機在大院上空盤旋、俯沖、懸停,做出一系列靈活的動作,孩子們紛紛發出驚嘆聲,臉上洋溢著好奇與興奮。在機器人展示區,志愿者向孩子們展示了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有能夠跳舞的機器人、會說話的機器人,還有可以進行簡單互動的機器人。她一邊操作機器人,一邊講解機器人的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讓孩子們對機器人有了初步的認識。
圖為志愿者正在輔助孩子們操控機器人 劉安童 供圖
科技小制作拼裝環節更是讓孩子們熱情高漲。志愿者們為每個孩子分發了科技小制作套件,包括太陽能小車、太陽能衛星,橡皮筋動力滑翔飛機等。拿到套件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開始動手拼裝。由于孩子們年齡較小,對拼裝步驟不太熟悉,志愿者們便一對一進行輔導,耐心地教孩子們拼裝太陽能小車,孩子們認真地聽著,按照志愿者的指導一步步操作,當太陽能小車成功跑動起來時,孩子們開心地跳了起來,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提問,志愿者們都一一耐心解答,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圖為志愿者正在教孩子們做科技小制作 劉安童 供圖
與此同時,家電義務維修區域也忙碌了起來。村民們紛紛把家里出現故障的家電搬到村委會大院,有電視機、洗衣機、電風扇、電飯煲等。志愿者們迅速分工,有的負責登記家電信息,有的負責檢查故障,有的負責維修。志愿者們熟練地拆開一臺洗衣機,仔細檢查后發現是電機出現了問題,隨后便開始著手維修。村民們看著志愿者認真的樣子,高興地說:“這臺洗衣機壞了好長時間了,一直沒舍得扔,沒想到今天能修好,真是太謝謝你們了。”志愿者們憑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有條不紊地維修著每一件家電。對于一些無法當場修好的家電,志愿者們也向村民說明了原因,并給出了合理的處理建議。
圖為志愿者們正在為村民維修家電 劉安童 供圖
活動持續到下午五點才圓滿結束。此次活動共為三十余名孩子開展了科普教育,讓他們近距離接觸了科技產品,提升了科學素養;為村民維修家電五十余件,其中修好四十余件,得到了當地村民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杉林灣村村委會主任對“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的到來給我們村帶來了新知識、新活力,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科技知識,還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希望你們以后能常來。”
“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負責人表示,此次三下鄉活動是團隊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科普教育和家電義務維修活動,切實為村民和孩子們做了一些實事。團隊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活動內容和形式,未來將繼續前往更多鄉村開展類似活動,將科技知識和便民服務送到鄉村,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杉林灣村村委會的合照 劉安童 供圖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杉林灣村的孩子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也為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拉近了與村民之間的距離。“鋒行直通車”鄉村振興促進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振興事業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編輯:潘陽骉 向伶俐 王匿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