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思想,7月4日上午,懷化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學院)數字螢火蟲團延續“三下鄉”實踐熱潮,在麻陽椒林村開啟深度走訪調研。團隊以孩童視角為切入點,結合實地探訪,觸摸鄉村肌理,聆聽百姓心聲,讓青春足跡印刻在鄉土大地。
孩童引路,初繪村落圖景
調研伊始,團隊巧妙借助孩童對村落的熟悉度,通過輕松聊天的方式,從孩子們口中初步了解到村落部分居民的戶型分布與生活概況。孩子們用稚嫩的語言描述著鄰里的住所與日常,為團隊勾勒出村落的大致輪廓,也幫助隊員們快速明確了重點走訪的人家。這份童真視角下的信息,成為調研的“第一手線索”,讓后續走訪更具針對性。

圖(一)隊員與小朋友溝通交流(唐佳慧攝)
餐館訪談,品味堅守與認可
循著線索,團隊首先來到一家由村民自主經營的餐館。餐館老板娘熱情接待了隊員們,在親切的交談中,她道出了開店的緣由:“開這家店,主要是想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們身邊,看著他們長大。”簡單的話語里,滿是母親對孩子的牽掛。她還提到,平日里鄰里街坊常來光顧,這份認可讓她更有動力將餐館經營好。隊員們從她的講述中,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煙火氣與鄰里間的溫暖情誼。

圖(二)隊員正在采訪老板(唐佳慧攝)
光榮之家,傳承紅色記憶與家國情懷
離開餐館,團隊前往掛有“光榮之家”牌匾的門戶,探尋背后的故事。
走進第一戶“光榮之家”,一位老人向隊員們敞開了心扉。她坦言,自己的兒女和孫子常年在城里務工生活,只有逢年過節才可能回家一趟,平日里家中略顯冷清。話語間雖有對親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對兒女在城市打拼的理解與支持。

圖(三)老人與隊員親切交流(唐佳慧攝)
來到第二戶“光榮之家”,隊員們有幸見到了一戶有退伍老兵的家庭。家人講述著老兵當年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雖已遠去,但老兵保家衛國的精神依然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隊員們認真聆聽,不時記錄,深刻體會到“光榮之家”牌匾背后沉甸甸的責任與榮耀。

圖(四)與“光榮之家”大合照(唐佳慧攝)
經濟密碼,聚焦冰糖橙產業
在后續的訪談中,團隊將目光投向鄉村經濟發展。大部分村民們提到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冰糖橙。據介紹,冰糖橙具有較高的用藥價值,同時,作為水果,冰糖橙的受眾范圍廣,是椒林村多數家庭的收入來源。

圖(五)當地冰糖橙晾曬現場(尹心怡攝)
當日的走訪調研,讓數字螢火蟲實踐團隊既觸摸到鄉村生活的真實溫度,也捕捉到發展脈絡的清晰印記。隊員們手中的調研筆記寫滿了鄉土故事,心中更積蓄著為鄉村賦能的熱忱,同時也期許著科技的微光穿透鄉土,青春的擔當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在這片土地上續寫更多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