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傳統文化點亮鄉村暑期生活
科技與傳統文化點亮鄉村暑期生活
(余干縣前山村)(7月4日)通訊員曾繼賢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深入開展,江西農業大學三下鄉碼上實踐暑期營隊今日在前山村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暑期實踐活動。活動涵蓋安全教育、科學實驗、手工創作及傳統養生四大主題,惠及兒童、老人等不同群體,以創新形式助力鄉村發展。
安全教育與創意手工并行
清晨8:30,實踐團隊帶領村內兒童開展《童年》合唱排練,為次日晚會預熱。9點整,團隊進行了針對農村的安全教育體系,開展了"平安鄉村"主題講座,重點講解農村常見的交通、消防、食品安全及防溺水知識。10點至11點,"變廢為寶"瓶蓋手工活動火熱進行。兒童們將廢舊瓶蓋改造為創意包包,在志愿者指導下實踐環保理念。
科學實驗融合勞動教育
午后2點至3點,"紙杯投影儀"實驗吸引眾多兒童參與,通過自制光學設備,孩子們直觀理解了小孔成像原理。活動全程貫徹STEAM教育理念,將物理、工程與藝術知識有機融合。
下午3點至5點在前山村居委會主導了"小小電路魔法師"活動。通過制作發光賀卡,孩子們學習了基礎電路原理,活動采用"軌道與小火車"等生動比喻,使抽象的導電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該環節特別設置"最亮創意獎",激發兒童科學探索熱情。
傳統文化守護銀齡健康
晚間7點,面向老年群體的養生專場在前山村實踐站啟動。團隊開展了三伏養生茶品鑒、八段錦教學及中藥香囊制作活動。針對鄉村老人常見健康問題,志愿者現場演示了舒緩版八段錦動作,并發放內含藿香、薄荷等藥材的驅蚊香囊、清熱解暑香囊、安眠香囊、疏肝解郁香囊、關節祛濕香囊,獲得老年人們一致好評。
活動成效與社會意義
本次三下鄉活動成效顯著且社會意義深遠:通過"變廢為寶"手工活動,兒童們掌握了廢舊材料再利用技能,培養了環保意識;"科學小課堂"紙杯投影實驗使參與者理解光學原理,激發了科學興趣;LED創意卡片活動讓兒童在實踐中學習電路知識,創新思維得到提升;安全宣講使村民隱患識別能力提高,急救知識掌握率達;面向老年人的養生活動則幫助20余位老人掌握八段錦等保健技能。活動不僅填補了鄉村安全教育與科學啟蒙的空白,更通過互動實踐促進了代際交流,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科技與文化活力,形成了"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區"的良性循環。
作者:曾繼賢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