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大“碼上實踐”營隊:多元服務扮靚前山村三下鄉之旅
七月四日的余干縣瑞洪鎮前山村,暑氣蒸騰卻擋不住青春服務的腳步。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營隊扎根前山村實踐站,以“科技賦能、安全護航、健康相伴”為主題,開展了安全宣講、科學啟蒙、養生關懷等系列活動,用專業知識與青春熱情為鄉村注入活力。
針對農村常見的安全隱患,營隊精心策劃了一場貼近實際的安全知識宣講。結合當地道路狹窄彎多、農用車使用頻繁的特點,志愿者用“農用車載人如疊羅漢”的生動比喻,講解了超載超速的危害,強調“定期檢查車輛、夜間開燈行駛”等規范。面對夏季高發的溺水問題,通過“危險水域像藏著怪獸的池塘”這樣的兒童化表達,教會孩子們“不私自下水、遇險要呼救”的自救口訣。
消防安全環節里,志愿者現場講解了干粉滅火器“拔銷子、握噴管、壓把手”的使用步驟,結合農村柴草堆放密集的現狀,提醒村民“廚房用火不離人、睡前檢查電源燃氣”。食品安全部分則聚焦食材儲存,用“生熟分開像給食物分房間”的類比,普及分類冷藏、徹底烹飪的重要性。此外,心肺復蘇實操教學中,營隊成員與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們示范胸外按壓要點,讓村民直觀掌握“30次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急救規范,為平安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午后的前山村居委會里,一場“小小電路魔法師”主題活動正在進行。營隊成員將LED燈條、卡紙等材料分發給孩子們,用“電線是小火車軌道,電流是跑動的小火車”的比喻講解電路原理。在志愿者協助下,孩子們剪出星星、花朵等圖案,將LED燈條固定其中,制作出會發光的創意卡片。
科學探索不止于此,紙杯投影實驗讓孩子們驚呼連連——手電筒透過畫有小動物的紙杯,將影像投射到墻上,營隊成員借此講解“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活動評選出的“最亮創意獎”作品,是由7歲小朋友用瓶蓋拼貼、LED燈點綴的“鄉村夜景圖”。
夜幕降臨,實踐站里茶香裊裊。營隊專為村里老人舉辦“三伏納清涼”養生活動,志愿者先為老人們端上定制茶飲:給熱性體質的老人遞上菊花枸杞茶,為痰濕體質的準備荷葉陳皮茶,還細心提醒“低血壓老人少喝荷葉茶”。
隨后的八段錦教學中,志愿者分解演示“兩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須單舉”等動作,考慮到老人身體狀況,特意強調“動作舒緩、累了就歇”。活動尾聲,老人們收到內含藿香、薄荷的中藥香囊,營隊成員還教大家如何將香囊懸掛在床頭驅蚊祛濕。
從清晨的安全課堂到夜晚的養生陪伴,營隊成員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幫實踐站打掃衛生、在蔬菜基地采摘晚餐食材、陪留守兒童做游戲……這些點滴行動,讓“三下鄉”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成為情感的聯結。
作者:鄭己菲 來源: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營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