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產教融合,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提升學生職業認知與實踐能力,解決企業用人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的錯配問題。7月2日上午,湘潭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助理師生團隊走進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暑期三下鄉進企業研學活動。
師生團隊以“聆聽解說+提問互動”的形式,深入探訪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展廳與生產車間。在企業文化展廳,講解員以時間為脈絡,生動講述千金藥業的發展歷程。自1966年從株洲市中藥加工廠起步,歷經改制上市、產業拓展,如今已構建起集中藥材種植加工、中成藥和化學藥研發生產、藥品批發零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展廳內,婦科千金片、補血益母丸等明星產品整齊陳列,其背后的研發故事與獨特配方引發師生關注——從經典驗方的現代科學驗證到"療效為本"的質量堅守,每一款產品都鐫刻著企業對"健康守護"的初心。此外,展廳還展現了黨建與企業治理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果,“紅色引擎驅動產業報國”的理念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彰顯出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擔當,讓師生們對企業發展戰略與社會價值有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認知。

圖為實踐團師生參觀企業文化展廳。付奕霖 供圖
從企業文化展廳到生產車間,師生們的探訪視角從歷史脈絡轉向實操細節。穿過連接展廳與車間的文化長廊,師生們戴上防塵帽、穿上白大褂,走進千金藥業智能化制藥車間,實地感受現代制藥的"精密基因"。講解員強調,藥品生產與普通食品制造有著本質區別,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標準,不容絲毫差錯。透過透明化的生產管線,師生們目睹了藥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過程:中藥材經過層層精細篩選,去除雜質;現代化制藥設備高效運轉,精準完成提取、濃縮、制劑等工序;成品藥品還要經歷多輪嚴格質檢,確保質量達標后才進行封裝。整個過程中,“藥品制造無克重誤差”的嚴苛要求,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古訓在制藥場景中具象化,讓大家更深刻體會到制藥產業對嚴謹性的極致追求。規范的生產流程、完備的環節管理,充分展現出制藥產業高度規范化的運作體系。

圖為實踐團師生參觀制藥生產車間。付奕霖 供圖
實踐團成員付奕霖感嘆道:“原來一片藥要經過這么多‘關卡’!以前覺得制藥是‘按方抓藥’,今天才明白,每一個環節都是科學與責任的疊加。”
此次千金藥業之行,不僅是一場企業探訪之旅,更是一堂生動的職業認知課。研學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對現代制藥產業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還了解到了企業發展歷程、多元化產業布局及六千人的員工規模,切實感受到大型制藥企業的規模實力與行業影響力。活動結束后,不少同學表示,此次研學幫助他們進一步明晰了企業人才要求,也為自身專業學習與未來職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湘潭大學將持續深化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更多實踐平臺,助力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記者 雷穎 顧隱 彭慧琳 通訊員 付奕霖 王旭晴 雷穎 吳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