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逐夢,科普啟航!南昌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學子在幽蘭鎮點亮留守兒童多彩假期
- 7月3日,南昌師范學院教育學院12名大學生志愿者在幽蘭鎮開展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第三天。志愿者們將知識與歡樂帶到鄉村課堂,為當地的留守兒童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課程,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的笑臉如同當日的陽光般燦爛。

- “水火箭”一飛沖天,點燃科學夢想。
上午的第一堂課,志愿者們化身“科學導師”,帶領孩子們動手制作簡易“水火箭”。利用常見的可樂瓶,加水加壓,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分組協作,興奮地組裝著自己的“小火箭”。隨著“嘭”的一聲,“火箭”騰空而起,劃出漂亮的弧線,操場上頓時響起陣陣驚嘆與歡呼。最后,在全體師生熱切的注視下,承載著大家共同夢想的大號“幽蘭一號”成功發射升空。這堂生動的科學實驗課,不僅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理解了基礎物理原理,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的種子。
- “魔法眼鏡”創意秀,童趣綻放T臺。
- 緊接著的“會魔法的眼鏡”手工課,則是一場創意與童趣的盛宴。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用五彩的扭扭棒,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擰制出形態各異、充滿奇思妙想的“魔法眼鏡”。圓形的、方形的、帶翅膀的、點綴著小花的……每一副眼鏡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最激動人心的環節當屬“魔法眼鏡秀”,孩子們戴上自己的作品,在志愿者的帶領下,自信滿滿地走上簡易“T臺”,擺出各種可愛的造型。這場別開生面的走秀,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更讓他們在展示中收獲了滿滿的自信與快樂,也讓志愿者們深刻感受到鄉村孩童的純真與爛漫。

- 墨香浸潤童心,漢字傳承文化。
- 下午的課堂墨香四溢。針對學校書法課程相對缺乏的情況,志愿者們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意義深遠的書法啟蒙課。“小小書法家”們端正坐姿,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一筆一畫認真臨摹。志愿者們不僅教授書寫技巧,更穿插講述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讓孩子們在書寫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這堂書法課,對于提升留守兒童的專注力、審美素養以及文化認同感,起到了積極的啟蒙作用。

- 趣味游戲促健康,歡聲笑語滿校園。活動的尾聲,一場充滿活力的“擊鼓傳花”游戲在操場展開。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彩色氣球在孩子們手中快速傳遞。音樂驟停,“幸運兒”們需完成趣味小任務,現場笑聲、加油聲此起彼伏。這個簡單有趣的游戲,不僅調節了節奏,更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反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為充實的一天畫上了歡樂的句點。
- 充實而富有意義的一天在夕陽中落下帷幕。南昌師范學院教育學院的志愿者們用真誠與智慧,為幽蘭鎮的孩子們帶來了知識、歡樂與陪伴,點亮了他們的暑期生活。孩子們在動手實踐、藝術創造、文化浸潤和快樂游戲中開闊了視野,提升了綜合素養;志愿者們也在深入基層、服務鄉村的實踐中,加深了對社情民意的了解,鍛煉了實踐能力,更深刻體會到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的“三下鄉”之旅,仍在繼續傳遞著溫暖與力量
作者:邱麗雅 來源:實踐過程記錄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暑期三下鄉
- 江西農業大學暑期三下鄉活動第一天
-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