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院學子攀云山,以體育視角探尋武岡文化活力——湖南師范大學17名體育專業學生借登山實踐,解碼當地山水人文的運動基因與奮進力量
7月2日,來自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三下鄉團隊鹵香筑夢青年團開展爬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實踐活動,以“登山探秘+體育賦能”為特色,在攀登云山的過程中,從體育視角挖掘武岡文化中的運動基因與健康智慧,為這場文化研學活動注入了別樣的青春活力。

(云山腳下鹵香筑夢青年團隊員合照 羅梅攝)
作為體育專業的學子,隊員們的登山之旅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帶著對“體育與文化共生”的思考。途中,他們留意到云山古驛道上深淺不一的石階,這是古代商旅、挑夫常年往返留下的痕跡,“這其實是最早的‘戶外體能訓練’啊!”一位隊員打趣道。攀登途中,石階的坡度、步距成了天然的“體能教具”。隊員們邊爬邊分析:“這相當于戶外耐力訓練,和長跑時調整步頻一個道理!”古代挑夫留下的“耐力印記”,也讓學子們直觀觸摸到“堅持”的具象化模樣——就像運動員日復一日的訓練,挑夫們用腳步丈量出的,是跨越山海的韌性,更是體育精神里“永不言棄”的底色。
(云山登山棧道 羅梅攝)
在爬山途中,隊員們的目光被一位晨起鍛煉的村民吸引。只見一位叔叔手持太極扇,身姿挺拔地站著。他輕輕一抖,太極扇如靈動的飛鳥般“唰”地展開,扇面在晨光中閃爍著柔和的光澤。叔叔起勢,腳步沉穩而輕盈,似扎根于大地又蘊含著無盡的靈動。手中的太極扇隨著他的動作翩翩起舞,時而如行云流水般緩緩劃過空中,帶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時而又如閃電般迅速開合,剛柔并濟。隊員們瞬間被這精彩的表演所折服,紛紛圍攏上去,眼中滿是欽佩與好奇。體院學子們立刻開啟“專業模式”,一邊認真地跟著叔叔比劃招式,一邊結合自己所學的運動生理學知識,熱情地和叔叔交流起來。他們耐心地講解著運動前如何進行有效的熱身,才能最大程度減少受傷的風險,還分享了一些關節養護的小竅門。
當隊員們發現武岡鹵菜在火候上的精妙把控,與武術中力道的收放自如、太極扇招式的剛柔相濟,都暗暗契合著“張弛有道”的健康哲學時,不禁由衷地感慨:武岡的老祖宗們早已將“動靜平衡”的智慧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藏在日常鍛煉和傳統美食里的體育智慧,宛如一座等待挖掘的寶藏,值得他們去深入探尋。

(途中太極扇村民 羅梅攝)
(鹵香筑夢青年團成員與其合影 羅梅攝)
登頂后,俯瞰武岡山水,體院學子們豁然開朗:武岡的體育基因,不在標準化賽場,而在登山的石階上、晨練的招式間、古驛道沉淀的歲月里。這趟攀登,是體育精神與地方人文的深度對話——當體院學子的專業視角,撞見武岡人融入日常的奮進底色,“更高、更快、更強”的奧義,有了最生動的注解:體育精神,本就是像攀登云山一樣,把挑戰踩成臺階,讓堅持化作風景,用腳步與熱愛,丈量每一寸向上的可能。
供稿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鹵香筑夢青年團
發布日期: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