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啟航,綠意筑夢——河南城建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學子赴魯山縣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2025年6月24日晨七時,河南城建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20名師生奔赴魯山縣張良鎮良西莊村,針對村內公共空間開展“把脈問診”式專業調研。此次行動聚焦兩個村民小游園及主干道立面現狀評估,為后續鄉村環境提升繪制精準“病歷本”。
專業視角下的空間診斷
烈日當空,師生兵分兩路展開地毯式勘察:
游園診斷組:在百年皂角樹掩映的東園里,成員用卷尺丈量破損石凳尺寸,用粉筆在斑駁的鵝卵石步道上標注松動區域。組長趙星岳發現道路兩側道牙破敗不堪,裸漏出斑駁的水泥:“年久失修導致外貌丑陋,這是我們改造的重點。”
道路立面組沿2.1公里主街行進,逐戶記錄門窗破損、管線裸露、小菜園不規整問題。小組成員站在歪斜的村牌前感慨:“青磚墻面被廣告橫幅覆蓋,傳統村落肌理正在消失。”“不規則的私家菜園打破了道路的整體性,破壞了鄉村街道的風貌”村民趙大娘主動掀開自家藤蔓纏繞的院墻:“學生你看,這些老磚能用在改造里不?”
田野里的設計課堂
正午的村委會議室變身臨時工作坊:
1. 無人機航拍圖鋪滿桌面,學生用紅色馬克筆圈出兩處游園危亭
2. 手機拍攝的132張立面問題照片按“安全/風貌/功能”分類貼墻
3. 村支書指著標注“廢棄碾盤”的位置建議道:“可以借鑒渣園鄉的成功案例使用小磨盤作為游園入口的節點。”
帶隊教師當場調整方案:“大家記下來!傳統器物活化要作為核心設計語匯。”
暮色中的承諾
下午五時返程前,團隊向村委會遞交《緊急整改清單》:
東園危亭需三日圍擋
西園缺失的6盞庭院燈型號建議
主街3處坍塌圍墻加固方案
“這些建議幫了大忙!”村內領導攥著清單說道:“期待老師和同學們能盡快做出方案,可以盡早為鄉親們改善鄉村居住環境。”返程大巴啟動時,車窗上突然貼上幾張童稚畫作——孩童用蠟筆描繪著“有滑梯的新花園”。
結語
十二小時的疾行,丈量的是青磚黛瓦的衰損,標記的是村民未言的期盼。當卷尺收起夕陽最后余暉,那些沾滿泥土的測繪本上,已然萌發鄉村振興的綠色坐標。
作者:田鵬程 來源:河南城建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