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學研會三下鄉:探秘斑竹園農文旅融合與智慧體育,解碼青年創業新動能
西南石油大學研會三下鄉:探秘斑竹園農文旅融合與智慧體育,解碼青年創業新動能
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與青年就業創業需求雙重驅動下,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會“星青年・興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聚焦“村集體經濟與青年創業就業協同發展”課題,于6月28日深入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街道,探訪成都錦城小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小雅私房菜與成都尖鋒旱雪體育設備有限公司運營的尖峰旱雪場。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剖析農文旅融合與智慧體育產業的實踐樣本,挖掘鄉村產業創新密碼,為青年扎根基層創業就業提供路徑參考,推動“高校智力資源—地方產業需求—青年價值實現”的良性循環。
上午,實踐隊抵達夏河溪景區小雅私房菜,與企業負責人展開深度對話。作為成都錦城小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核心項目,其正以“農文旅融合”為引擎推進二期戰略升級。“我們將打造‘川西美食工坊+田園研學基地+非遺傳承工坊’的三維業態矩陣,通過土地流轉與村集體共建‘企業運營+農戶參與’的合作示范基地。”負責人介紹,項目已構建“農產品直供—技能培訓—創業孵化”的全鏈條賦能體系,項目已帶動周邊 20余戶村民參與農產品供應,為青年創業者提供技術培訓與場地孵化支持。
在談及創業挑戰時,負責人坦言初期曾面臨資源整合難題,“通過‘保底分紅+就業反哺’機制,我們與村集體共同開發了‘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模式,去年村集體經濟增收超 50萬元。”當被問及對青年創業者的建議,其強調:“鄉村創業需錨定本土文化特色,像我們深挖川西飲食文化,結合政策申報鄉村振興專項扶持,才實現了業態的可持續發展。”
午后,實踐隊走進由成都尖鋒旱雪體育設備有限公司運營的尖峰旱雪場。作為中國旱雪運動的開拓者,企業創始人尖鋒先生以自主研發的“金針菇”旱雪技術打破國際壟斷——這種形似金針菇的立體結構滑雪材料,是繼上世紀50年代英國“毛刷式”、意大利與日本“梳子式”旱雪材料之后,全球范圍內最新型的模擬滑雪介質,其摩擦系數與真雪相似度達92%,已獲國家發明專利27項。
在負責人引導下,隊員們體驗了搭載“金針菇”材料的滑雪道。“這種材料通過蜂窩狀結構分散沖擊力,摔倒時的緩沖效果比傳統旱雪毯提升60%,尤其適合初學者。”負責人展示的智慧化管理系統中,游客可通過視頻回放查看基于動作捕捉技術生成的滑雪姿態分析報告。“這項技術讓中國旱雪產業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也為鄉村引入了可復制的智慧體育業態。”隊長劉義雷在體驗后表示。“小雅的‘文化+產業’模式讓我明白,鄉村創業不是單點突破,而是要構建資源整合的生態鏈條。”訪談組組長田茜在調研中感慨。實踐隊13名成員來自7個不同學院,當日累計完成 2 場深度訪談,收集一手資料10萬余字。隊長劉義雷表示,后續團隊將結合專業特色,在斑竹園街道開展科技助農宣講,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服務鄉村的具體行動。
正如校黨委書記張烈輝所言:“青年學子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支實踐隊正以企業為窗、以田野為卷,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答卷。 
“星青年・興鄉村”實踐隊與小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合影

“星青年・興鄉村”實踐隊與尖峰旱雪場負責人合影
作者:徐錦莊 佘思宇 孫成菲 姜瀅 來源:西南石油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走進基層鄉醫同行
-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基層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較差,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群眾就醫需
-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