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河南城建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音正行遠一一同音共行推普實踐隊”實踐團走進鄉村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植物探秘+普通話推廣”三下鄉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科學與語言文化的融合,激發鄉村兒童對科學探索與語言學習的興趣,助力鄉村教育發展與文化振興。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先帶領同學們初步認識顯微鏡。然后手持色彩斑斕的植物切片標本,用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生動形象地向孩子們介紹洋蔥、南瓜、薄荷和向日葵等切片,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積極提問,現場互動氛圍熱烈。隨后,實踐團的成員們帶領同學們有序觀察這些切片,去感受植物的奧秘。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神奇,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科學探索與語言學習的種子。
圖1為實踐團成員為同學們介紹顯微鏡的結構 馬志蘭攝
圖2為實踐團成員為孩子們講解植物切片 馬志蘭攝
圖3為孩子們有序觀察切片 馬志蘭攝
此次“顯微探綠韻,童語誦華章”活動,是河南城建學院三下鄉實踐的生動縮影。實踐團成員用知識與熱情,在鄉村的土地上書寫著青春故事,既點亮了孩子們探索科學的好奇心,又為推廣普通話、促進鄉村文化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
河南城建學院生科實踐團的此次科普與語言推廣活動,不僅豐富了鄉村兒童的科學知識,也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為鄉村教育與文化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期待更多類似的活動能夠在全國各地的鄉村學校開展,讓科學與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鄉村兒童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