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火純青振興路,“三產融合”向未來
7月9日,合肥工業大學“新鄉村·質未來”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入安吉縣魯家村。魯家村曾經是安吉縣環境治理水平最差、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村莊之一,開拓經濟發展新思路、探尋環境整治新方略、建立增產增收新模式長期以來一直是魯家村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有力有效治理的第一要務。如今,歷經“千萬工程”二十年建設,魯家村用一輛貫通18個家庭農場的小火車富了一方百姓,實現了從“四無村莊”到“千萬工程”建設典型樣本的轉型蛻變。團隊通過開展座談會、實地參觀、實踐體驗等形式解碼魯家村轉型升級新模式、利益聯結新機制、生態治理新思路。
創新利益分配機制,建立長效聯結模式
“第一步要做的是環境衛生提升整治,緊接著提升基礎設施,但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產業做支撐,家庭農場就是這個產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法睿之境·森活農場主理人朱義迪告訴團隊成員,魯家村依托丘陵緩坡地形,適宜在低洼處進行規模化農作物種植。村民們對于農產品種植富有經驗,但對于鄉村區域規劃卻并不擅長,因此村里經過與企業的合作策劃建立起18個家庭農場,企業與村里分別以51%和49%的占股共同組建一個公司,由企業總體負責魯家村整體運營,構建了“公司+村+家庭農場”的利益聯結機制,各方協作發揮優勢來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突破了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提升之后的發展瓶頸,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青年創新,才能披荊斬棘向前
安于現狀,只會畏縮不前;創新迭代,才能勇往直前。
農業農村局的李健先生多次提及青年返鄉開辦新型民宿或農家樂。比如優秀典范夏橡棟,在白楊村投資建設了仲夏之夜高端民宿,并因此被村民投票當選白楊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正是因為這些返鄉人才對民宿的不斷創新,才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來到安吉,打卡安吉,為安吉的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為此,李健先生提出這樣一段話“一間民宿讓你小住成癮,一杯咖啡讓你喝出新時尚,一頂帳篷撐起一片天空”。他對于青年的創新給予高度肯定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可以來安吉創業,為安吉增添更多故事。
青年熱愛,方有鄉村振興未來
不是所有鮮花都盛開在春天,不是所有河流都流向大海。鮮花盛開在四季,河流流向八荒,只要熱愛,山海皆可平,無處不風景。
當談及鄉村振興問題時,繞不開青年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能力來支持創新,但其中的一些弊端不可忽視。魯家村黨委書記朱仁斌書記對當下的大學生來魯家村創業和工作給予很大支持,然而是否可以長遠地留住大學生是一個值得探討地問題。有的青年耐不住寂寞,沒有自己的職業追求,干了兩三天就不行了。因此,朱仁斌書記向我們強調對鄉村振興的熱愛,為老百姓干好實事,讓村民生活得更舒適,這才是來安吉青年應當具備的。
青年奮斗,砥礪前行如見青山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
退伍軍人姜鑫來到安吉創業,開辦魯家如見青山客棧和青山營地,致力于打造親子夏令營,讓父母與孩子之間可以在周末既享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也能體驗各種游樂設施的歡樂。“兩小時交通圈”讓安吉成為他創業的選擇。來到魯家村時,他面向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水碧山青,更是滿地的雜草,比姜鑫人還高的草屬實讓他遭到不少折磨,以一把鐮刀,開辟一片營地。由于人工費用的高昂,讓姜鑫選擇了自己一點點地把雜草除盡,鋪上八十多斤的石頭,種下花海,親手設計并打造營地屋子和各個設施場地。然而創業的艱苦沒有打倒這位有著頑強意志的青年,姜鑫奮斗如初,腳踏實地,用青春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圖卷。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