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學子三下鄉:繪就鄉村圖畫,譜寫青春華章
魯家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的東北部。作為往昔安吉縣最臟最窮的村落,尋找新的環境改善方法成為發展的重要出路,從“四無村莊”到全國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田園魯家,在當前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政策大力扶持的大背景下,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這條道路顯得無比正確。
7月9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新鄉村·質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入安吉魯家村,對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先生進行采訪。團隊通過訪談的形式了解魯家村在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同時,探索魯家村如何運用“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利益聯結模式,以及對鄉村振興未來的規劃與愿景,進而實現帶動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標。
“我回到家又窮,又臟亂差,環境不好,廁所都是露天的,垃圾滿地,沒有垃圾箱,沒有垃圾桶,也沒有物業保潔。”朱仁斌書記反復地提到這個問題,原來的思路理念沒有考慮到老百姓要解決的問題,老百姓沒有辦法,只能把垃圾倒入河里,倒入屋前屋后,最終造成魯家村臭氣熏天的場面。
“企業有賺有虧,魯家村只賺不虧。”“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利益聯結模式的具體應用,據朱仁斌書記解釋,是由魯家村與安吉浙北靈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新的旅游公司,“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一條紅色小火車串聯18個家庭農場,真正讓魯家實現了“田園變成景區”、“資源變成了資本”、“村民變成了股東”的三變。
不是所有鮮花都盛開在春天,不是所有河流都流向大海。鮮花盛開在四季,河流流向八荒,只要熱愛,山海皆可平,無處不風景。當談及鄉村振興問題時,繞不開青年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能力來支持創新,但其中的一些弊端不可忽視。朱仁斌書記對當下的大學生來魯家村創業和工作給予很大支持,然而是否可以長遠地留住大學生是一個值得探討地問題。有的青年耐不住寂寞,沒有自己的職業追求,干了兩三天就不行了。因此,朱仁斌書記向我們強調對鄉村振興的熱愛,為老百姓干好實事,讓村民生活得更舒適,這才是來安吉青年應當具備的。
訪談的最后,朱仁斌書記向我們提出美好的愿景,希望我們真心實意地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有一份光,便發一份熱。
作者:潘益丹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