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學子“三下鄉”: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了解歷史中的轉折
為更好地學習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感悟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體會革命時代的艱辛與奮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一支團隊——植保學院赴延安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調研隊,于2024年7月27日前往西安事變紀念館,學習西安事變史實,去了解歷史的轉折——西安事變、認識“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與“虎將雄風一世豪——楊虎城將軍,進行參觀調研以及采訪紅色精神活動。來到西安事變舊址去體會這個蘊含著深刻意義和特殊歷史底蘊的紐帶性事件橋梁,探究在中國革命歷史長河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坐落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的西安事變紀念館,其前身乃張學良將軍公館與楊虎城將軍止園別墅,這兩處重要歷史遺跡共同構筑起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遺址性博物館。館內珍藏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以及國共雙方會談時代表們,包括李克農、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的居所,還有張學良將軍的私人住所,每一處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西安事變紀念館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我們都知道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是我國歷史中的轉折點,因此,西安事變紀念館將整個西安事變的史實記錄下來,對紅色革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精心引導與生動解說下,團隊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我們深入了解了該紀念館是以西安事變為主線,將舊址復原陳列和西安事變史實陳列、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的生平事跡陳列相結合,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使舊址和圖片、文物陳列達到較好的融合。其中主要分為五大陳列部分:“西安事變史實展”、“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生平展”、“虎將雄風一世豪——楊虎城將軍生平展”、“張學良公館舊址復原”和“楊虎城止園別墅舊址復原”陳列。
在講解員的講解中,我們了解到,發動西安事變的主要人物之一,被稱為千古功臣的張學良將軍。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以愛國的赤子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義,依然發動西安事變,聯合抗日,為結束十年內戰,促進國共第二次合作做出卓越貢獻,但在西安事變后,張將軍長期遭受到不公平待遇,一度被“軟禁“。盡管如此,他卻始終淡泊名利。晚年仍然心系兩岸和平統一,期盼民族振興,國家繁榮昌盛。張學良將軍的卓越功勛和愛國風范,為世人敬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永遠懷念將軍。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堂貼近現實,同時又深刻了解歷史的實踐教育課,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了西安事變的發展過程以及產生的影響意義。西安事變的爆發迫使中共兩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引動全民族抗戰的激情。了解歷史,才能更好的開創未來。中國抗戰的勝利離不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離不開全體中國人民愛國同胞的偉大奮斗。我們應該牢記,作為一名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勇于打破常規,迎難而上,鍥而不舍,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生軍!
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大家認為,西安事變紀念館不僅是一座歷史的寶庫,更是一座精神的燈塔。它讓他們不僅深入了解了西安事變這段重要的歷史事件,更讓他們深刻領悟到了革命先驅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不懈努力。他們表示將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