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守護中華民族精神根脈 盤活思政育人文化資源——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嘉峪關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引導青年學生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發揮嘉峪關獨特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發展。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跟著總書記足跡,學思踐悟新思想”嘉峪關實踐團于2024年7月16日在嘉峪關關城開展“守護中華民族精神根脈 盤活思政育人文化資源”的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實踐研修活動。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嘉峪關關城考查長城保護情況時指出:“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2024年7月16日上午,實踐團成員登上嘉峪關關城,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城文化保護和精神傳承的重要指示。
在關城上,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姜潭與嘉峪關市酒鋼三中教師陳彤、第六中學教師佟光宇、長城路小學教師杜霞四位老師,就“如何講好長城故事、傳承長城精神文化”結合各自所在學段進行了“同課異構”的微思政課現場教學。同時,實踐團成員在關城開展了思政微宣講活動,用青言青語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嘉峪關關城歷史。
微思政課結束后,全體成員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會議室,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共同就大中小思政課教師如何開展“同題異構”教學設計、如何“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在各學段開好思政課、打造學段聯通、學研融通、資源互通教學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實踐團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活動,以參觀古建筑、調研交流、理論宣講的形式,由淺入深、以小見大地進行了微課展示,他們不僅深入挖掘了長城文化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還有利于將歷史文化轉化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積極效能,引導廣大青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之中,深刻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魅力和實踐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