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湖南工商大學的一群青年學子,正行走在大澤湖的街巷里弄,他們的目標明確而溫暖:守護這片土地上日漸稀薄卻彌足珍貴的方言聲調。來自數字媒體工程與人文學院“語”你同行社會實踐團隊,今日繼續深耕于此,為方言的存續與活化默默耕耘,一場融合趣味與深度的方言保護行動正徐徐展開。
清晨,團隊便與大澤湖街道的文教骨干圍坐一堂。名單的篩選細致而審慎——哪些熟悉鄉音、熱愛本土文化的居民能成為方言互動的“最佳代言人”?代表性與廣泛性,是團隊籌備活動的核心考量。與此同時,另一組隊員沉浸于書海,案頭堆滿了長沙方言研究專著和大澤湖地方史志。從文獻的字里行間,他們努力打撈歷史的碎片,為即將登場的“方言趣味活動”注入知識。
鏡頭記錄下的,不僅是聲音,更是生活。《大澤湖鄉音》紀錄片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今日的工作臺上,是對前期海量素材的精細雕琢——補錄遺漏的獨特發音,剪輯捕捉到的鮮活社區場景。隨著片段被精心串聯,紀錄片的骨架已然清晰,一幅用聲音和畫面描繪的大澤湖方言生態圖景正初具雛形。這份正在成形的數字音像檔案,將是留給未來的寶貴聲音遺產。

深入社區,與街道、團委的每一次對接、每一次走訪,都成為團隊汲取智慧的源泉。大澤湖街道展現出的基層治理“密碼”——高效的動員力、深厚的群眾基礎、著眼長遠的工作機制——深深觸動了隊員們。這些鮮活的經驗,仿佛為方言保護這一課題打開了新的思路:如何借鑒這種務實有效的基層力量,讓方言保護不止于一時熱情,而能真正融入社區生活的肌理,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地方治理展現的強大執行力與資源整合力,為探索“方言+社區文化”的長效模式提供了生動樣本。團隊成員由衷感慨,正是國家“三下鄉”實踐搭建的廣闊舞臺和堅實后盾,讓青年學子得以如此深入地觸摸鄉土脈搏,貢獻青春力量。
在大澤湖的日與夜,“語”你同行團隊的腳步未曾停歇。他們用專業知識捕捉消逝的鄉音,用青春熱情點燃文化傳承的火種。古老的方言,在這片充滿創新活力的基層沃土上,正被賦予新的時代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