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足跡,傳承信仰之光”——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實踐團赴饒國梁紀念館開展主題活動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信仰之光”——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實踐團赴饒國梁紀念館開展主題活動
重慶市大足區國梁鎮迎來一批特殊的訪客,2025年7月13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組織的三下鄉團隊赴饒國梁紀念館開展“追尋紅色足跡,傳承信仰之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沉浸式學習,重溫革命歷史,感悟初心使命,為新時代新征程注入青春力量。
一、 紅領巾講解員:讓紅色故事“聲”入人心
“英雄故事我來講,大家好我是紅巖精神講解員,今天我給大家講解饒國梁爺爺。他被譽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且年僅23歲用生命踐行了‘為天下人謀永福'的誓言……”在紀念館序廳,佩戴鮮艷紅領巾的小講解員正聲情并茂地講述著。
稚嫩卻堅定的聲音在展廳外回蕩著。三下鄉隊員們不自覺地放下相機,圍成一圈,目光追隨著那位系著紅領巾的小講解員。當講解到“紅領巾精神”時,孩子突然舉起右臂鏗鏘有力的揮動著,隊員們用堅定的眼神望著,仿佛這場關于信仰的傳承,在專注的眼神與緊握的拳頭間完成了最動人的接力。
二、 訪問紅色血脈:還原革命者的初心與信仰
“您認為饒國梁烈士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品質是什么?”面對隊員的提問,周女士堅定地回答:“是舍生取義的擔當精神。他在家書中寫道”‘為國而死,死得其所',這種家國情懷至今影響著我們整個家族。”
當被問及“作為烈士后代,您覺得應該如何傳承這種紅色基因”時,z周女士表示:“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家族成員祭掃烈士墓,給年輕一代講述先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把這種精神轉化為建設祖國的實際行動。”
針對“當代青年該如何踐行革命精神”的問題,周女士寄語道:“希望你們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像先輩那樣,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三、與紅領巾同框:定格紅色記憶
7月12日,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實踐團隊在重慶大足區國梁鎮與當地紅領巾小講解員們親切交流,并在饒國梁烈士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活動中,小講解員們聲情并茂地講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大學生們則分享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孩子們純真的眼神和認真的講解讓我們深受感動。”隊長表示。通過互動交流,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紅色基因在青少年中的傳承力量。臨別時,約定下次再共同講好紅色故事。此次活動不僅搭建了大學生與青少年交流的橋梁,更讓紅色精神在代際傳遞中煥發新的生機。實踐團將以此為契機,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撰寫人:方銀荷
作者:方銀荷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溫情輔導伴成長,安全知識護童心
- 7 月 6 日,巢湖學院 “智匯農業,數聯鄉村” 調研團深入崗嶺社區,聚焦兒童成長需求開展實踐活動。​
成員化身 “小老師” 輔導 - 07-14
- 青衿筑夢崗嶺,彩筆繪就成長
- 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教育關愛與安全教育下沉基層,巢湖學院 “智匯農業,數聯鄉村” 調研團在崗嶺社區開展系列特色活動。​
- 07-14
- 夏日札記——三下鄉實踐里的生長與回響
- 2025年6月30日,巢湖學院“智匯農業,數聯鄉村”調研團開啟三下鄉之旅,在湯卞山村開展反詐、防溺水宣傳及智慧農業政策宣講,用通俗語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