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潘超紅 劉林杰 覃張敏 張佳儀)凌晨五點,星子還綴在墨藍色的天幕上,“數(shù)映紅途”鄉(xiāng)村振興促進團的成員們已整裝出發(fā)。四十分鐘的步行路程里,卻擋不住大家對“古丈茶市”早市的期待。當?shù)谝豢|微光穿透云層時,茶市的輪廓在晨霧中漸顯,遠遠便聽見此起彼伏的交談聲,混著清冽的茶香撲面而來。

清晨踏入古丈茶市,許多位茶農(nóng)已沿路邊鋪開陣勢。他們肩扛蛇皮袋,袋口溢出帶著晨露的新茶,嫩綠芽葉裹著白毫,山野清香撲面而來。年近六旬的李大爺正蹲在攤前,布滿老繭的手輕輕翻動茶葉:“這是今早三點剛摘的‘古丈毛尖’,趁著鮮靈勁兒,盼著能賣個好收成!”他黝黑的臉龐笑出層層褶皺,眼角眉梢都淌著豐收的喜悅。

促進團成員們立刻圍攏上去,與茶農(nóng)們攀談起來。“您這茶要經(jīng)過幾道工序?”“咱們這兒的茶葉有哪些獨特品種?”面對一連串的問題,茶農(nóng)們打開了話匣子。72歲的張奶奶搬出小馬扎,招呼大家坐下,從竹籃里抓出一把茶葉,用滾燙的山泉水沖泡。茶湯初綻時呈淺黃綠色,入口先是微苦,繼而回甘,喉間泛起清甜。“這是‘古丈毛尖’,得經(jīng)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四道工序,少一步都出不了這味兒。”張奶奶邊倒茶邊說,滿是茶漬的搪瓷杯沿,映著她滿足的笑容。

促進團成員們紛紛當朝陽升至樹梢,茶市的交易漸入尾聲。數(shù)映紅途鄉(xiāng)村振興促進團的成員們帶著一身茶香踏上歸途,而心里裝著的,是這片土地因茶而興的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