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調研平利縣茶產業的下游產業鏈發展情況,探索茶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與鄉鎮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進一步深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經濟思想,2025年7月9日上午,在李勇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西北大學“平利茶緣·研行鄉間”——平利縣茶業賦能鄉村振興調研團隊抵達西安市金康路茶文化街。作為平利縣茶企在西安的一處重要線下零售據點,茶文化街發揮著品牌推廣與市場拓展的重要作用。團隊通過全面且深入的實地考察,旨在精準洞察其銷售管理模式與實體店發展現狀,為平利茶業全產業鏈的優化升級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參考依據。

(一)觀貨架陳列布局,探茶葉產品結構
團隊成員們步入金康路茶文化街,各地特色的茶商線下零售店涌現眼前。根據調研了解發現,金康路茶文化街主要為茶企經銷商店面,或茶企直接經營的零售店面,而實體店主要有品牌旗艦店、專賣店、加盟店等,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走進多家零售店內,成員們對各個店內的陳列布局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注意到平利女媧茶、紅茶以及絞股藍等特色產品的精致包裝,其外觀設計巧妙地突出了濃郁的地域文化元素,也體現了茶企在包裝設計上的獨具匠心。此外,成員們進一步交流了解到,平利茶主要以女媧茶、紅茶及絞股藍為核心品類。


(二)察銷售現狀實況,析市場運營模式
據調研了解,在銷售策略上,平利茶企主要通過“直營+經銷商”雙軌模式覆蓋多元市場:直營渠道重點面向西安本地消費者,通過定期舉辦品茗活動、茶藝表演等互動項目提升品牌黏性;經銷商網絡則依托成熟物流體系,將產品輸送至西北各省及國際市場。此外,茶城還通過會員制度與節日促銷活動進一步增強客戶黏性。“我們的客戶主要是注重健康的都市群體,他們看重平利茶‘富硒’的健康屬性,還有高山茶的獨特口感。”大部分茶商均表示,線下零售不僅是企業傳統的銷售環節,更是傳遞平利茶文化、建立品牌信任的重要場景。
從鄉村振興視角看,平利茶企的線下銷售模式實現了“市場驅動產業”的良性循環——通過拓寬銷售半徑,將平利茶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通過穩定的訂單需求反哺當地茶農增收,形成“以銷促產”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銷售范圍上,茶城不僅覆蓋西安本地市場,更通過經銷商網絡將產品輻射至甘肅、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區,并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拓展至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據茶城公開資料顯示,其年銷售額保持年均15%的穩定增長,西安市場已成為平利茶面向省外消費者的重要認知窗口。


(三)研產品優勢賣點,解消費動機需求
據茶商介紹,平利茶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源于其原產地優勢——平利縣作為平利茶的核心產區,茶葉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宋朝、清朝時期,曾是宮廷貢茶;除此之外,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康平利蔣家坪,進一步提升了平利茶的文化品牌價值。
秦巴山區佛山地形造就了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使得茶葉生長周期長、內含物質豐富,平利茶的優良品質便主要源于此獨特的自然環境。走進聚健陜硒茗茶,陳先生為我們介紹了平利茶葉的獨特之處:“我們的茶葉都是旺旺棗高山茶,氨基酸含量高,喝起來口感濃香;絞股藍更是平利重要的品種,其品質是很多地方都無法達到的。”除此之外,女媧茶與紅茶憑借“高山茶”屬性形成獨特口感——濃香醇厚、耐泡性強;絞股藍則因產地特異性,成為差異化競爭優勢產品;從經銷商客戶反饋的情況來看,平利茶葉所蘊含的“富硒”健康屬性以及出色的性價比,成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核心動因。

平利茶業的蓬勃發展歷程,清晰地折射出西部地區特色農業在品牌化探索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與卓越成就,線下零售,絕不僅是一個普通的銷售環節,更是文化傳遞與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
此次調研活動,直觀且生動地呈現了平利茶業線下零售的創新實踐成果,充分凸顯了終端管理在產業振興進程中的關鍵作用。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密切關注茶企下游產業鏈在數字化轉型、文旅融合等前沿領域的積極探索,致力于助力平利茶業以更高質量的姿態深度融入鄉村振興的宏大格局,為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