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擔當現代化,青春筑夢創未來——主題團日活動
當中國式現代化的號角響徹時代,青春的脈搏正與國家的心跳同頻共振。為引領青年學子以“挺膺擔當”之姿融入現代化建設洪流,以“筑夢創新”之力勾勒未來圖景,中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4070142團支部于2025年5月27日開展“挺膺擔當現代化,青春筑夢創未來”主題團日活動,以理論浸潤、實踐體悟、使命傳承三重維度,讓青春在時代征程中綻放光彩。
一、理論鑄魂:解碼現代化的青春認知 活動以“現代化征程中的青年坐標”專題學習拉開序幕。團支部書記通過歷史脈絡梳理,從“四個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演進,系統闡釋了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命題。“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高鐵運營里程超4.5萬公里”“數字經濟規模占比超40%”——一組組震撼的數據投影在屏幕上,勾勒出中國現代化的壯闊圖景。 在“青年與現代化”圓桌討論中,經濟學專業學生李華分享道:“當我在鄉村調研時,看到無人機播種、智慧農業系統普及,突然明白現代化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田間地頭的科技賦能,是青年可以扎根的實踐土壤。”思想的碰撞中,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現代化建設不是“旁觀者的敘事”,而是“參與者的答卷”,青春的價值正藏在每一個躬身實踐的瞬間。

二、實踐賦能:觸摸現代化的青春溫度 為讓理論落地,團支部組織參觀[當地現代化企業/科技園區]。在智能制造車間,機械臂精準作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時監測數據,00后工程師王磊現場演示“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我們團隊研發的系統讓生產線效率提升30%,這里面有我入職三年的青春攻關。”鮮活的案例讓同學們觸摸到現代化的“青春質感”。 隨后的“社區微治理”實踐中,青年們分組走進老舊小區,用“數字化社區服務平臺”設計方案解決老年居民就醫難問題。“我們用小程序整合社區醫院資源,添加語音導航功能,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現代化思維。”社會學專業學生張敏捧著手寫的調研筆記感慨。從科技前沿到民生細微處,青春在實踐中找到了擔當的支點。
三、使命傳承:鐫刻現代化的青春誓言 “我志愿以知識為刃,劈開創新路上的荊棘;以行動為筆,書寫現代化的青春注腳!”在宣誓儀式上,同學們緊握右拳,誓言響徹禮堂。儀式特別邀請退休老黨員、原[某現代化建設項目]工程師陳建國分享經歷:“1978年我參與水電站建設時,扛著測繪儀翻山越嶺,現在你們有了衛星遙感技術,但不變的是‘把國家需要當個人理想’的信念。”老中青三代的對話,讓使命傳承有了具象化的注腳。 活動尾聲,團支部發起“青春筑夢現代化”行動計劃:成立“科技助農”志愿服務隊、開設“現代化知識”校園宣講臺、啟動“未來工匠”技能挑戰賽。同學們紛紛在心愿墻上寫下承諾:“學編程,為鄉村智慧物流鋪路”“攻科研,讓芯片技術不再‘卡脖子’”“做支教,讓山區孩子看見現代化的光”——字字句句,都是青春對未來的鄭重回應。
從理論課堂到實踐現場,從歷史傳承到未來展望,這場團日活動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青年與現代化的對話通道。當“挺膺擔當”不再是空洞的口號,當“青春筑夢”融入具體的奮斗,中國式現代化的畫卷便有了最鮮活的色彩。愿每一個青春身影,都能在時代的浪潮中錨定坐標,以今日之我,創明日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