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晚,安徽中醫藥大學新安醫學學社于少荃湖校區公共教學樓開展實踐培訓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拔罐技法與艾柱制作,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示與互動體驗,吸引學校學子參與,助力中醫技藝傳承與普及。
以理論筑基,探秘傳統技法精髓。活動伊始,社團實踐部成員通過圖文并茂的PPT講解,系統闡釋拔罐療法的歷史源流與作用原理,解析“溫經通絡、祛寒除濕”的臨床價值。
在拔罐體驗過程中,有同學主動擔任志愿者,褪去外衣伏于桌上,社團教學員現場演示定罐、走罐等操作流程。參與者從認真觀摩細節,到積極體驗上手體驗。手持鑷子夾取酒精棉,持火焰在玻璃罐口輕旋一周,趁熱扣合于背部,再到罐體隨負壓漸次吸附,肌膚上浮現規整紅暈,直觀演繹“溫通”之效。參與者在指導下體驗拔罐的奧秘,將理論知識化為實踐經驗。
針對艾柱制作,教學團隊從艾絨選材、卷制手法到燃燒特性逐一剖析,強調“藥性滲透”的關鍵要點,為后續實踐奠定理論基礎。參與者們在社員指導下完成一道道工序,輕揉艾絨,棉紙鋪展、勻撒艾絮、邊卷邊捻,每一步皆需力道與耐性的微妙平衡。教學員穿梭其間,調整學員握紙方式,強調卷制密訣特別提示“松緊適度”的卷制技巧,避免燃燒不均或中途熄滅。艾草清香彌漫指尖,揉搓、塑形、壓實,一根根艾柱在協作中漸次成型。

拔罐體驗活動(新安醫學學社 楊冉冉 供圖)

制作艾柱體驗(新安醫學學社 楊冉冉 供圖)
杏林春暖,薪火不息。知行合一,詮釋當代中醫智慧。這場理論與實踐交融的培訓,從火罐的溫熱到艾柱的細膩,讓中醫技法褪去神秘色彩,化作可觸可感的青春實踐。不僅讓學子們掌握了傳統醫技的操作要領,更以躬身實踐的方式,為新安醫學的傳承注入鮮活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