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傳模式走進景區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為深入推進地方性法規普及工作,增強市民法治觀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規宣傳創新模式研究”課題組普法團隊走進鳳城河景區、人民公園等城市地標,通過“景區+普法”的沉浸式宣傳形式,向市民和游客普及《泰州市水環境保護條例》《泰州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等法規,推動法治文化與本土江海文化、市民生活深度融合。
鳳城河畔:守護碧水清波,傳承江海文化
在鳳城河景區,普法團隊以“水韻泰州·法治護航”為主題,通過易拉寶展板、宣傳手冊和現場講解,向市民生動解讀《泰州市水環境保護條例》的核心內容。展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條例中關于河道管理、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條款,并結合鳳城河的歷史文化故事,闡釋水環境保護與江海文化傳承的緊密聯系。“我們希望通過將法律條文與市民熟悉的母親河故事結合,讓大家意識到保護水環境既是法定義務,也是對城市文脈的守護。”課題組成員介紹道。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水法規知識問答”互動環節,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參與。
人民公園:倡導文明新風,共筑平安家園
在人民公園,普法團隊聚焦《泰州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針對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向市民普及禁放區域、限放時段及違規處罰規定。志愿者們手持宣傳單頁,結合近年來因違規燃放引發的安全事故案例,以通俗語言講解法規的立法初衷。“以前覺得放煙花是習俗,現在才知道不當燃放不僅違法,還可能危及安全。這樣的普法很及時!”市民王女士在聽完講解后表示。
創新模式:普法宣傳“接地氣”,法治精神“潤民心”
據課題組負責人介紹,此次普法活動突破傳統“單向灌輸”模式,通過三大創新提升實效:一是“場景化設計”,結合景區功能定位定制普法內容;二是“可視化呈現”,以漫畫、數據圖表等形式讓法規“活起來”;三是“互動化傳播”,通過問答、案例討論增強市民參與感。后續團隊還將總結“景區普法”經驗,形成可推廣的地方性法規宣傳標準化流程。
課題組表示,將持續探索“文化+法治”“旅游+普法”融合路徑,讓地方性法規宣傳真正走進生活、貼近民心,為泰州建設法治社會、文明城市注入新動能。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二課觀影及班級宣講
- 2025年3月19日下午3點,在四川省宜賓市成都工業學院1A002成功的舉辦了以“弘揚沂蒙精神”為主題的特殊二課活動。
- 03-25
- 安徽中醫藥大學英語角活動
- 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安徽中醫藥大學大學生英語協會于近日舉辦英語角活動。
- 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