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之路:小學教育師范生的成長印記
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與憧憬,我踏入了師范院校的大門,成為一名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范生。自此,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希望、飽含汗水與收獲的獨特旅程。
知識殿堂的探索
大學課程緊密圍繞小學教育的多元需求展開。教育心理學課程上,老師講解兒童認知發展階段,從皮亞杰的理論到實際教學應用,晦澀的知識逐漸清晰。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分組討論,結合身邊小朋友的行為表現分析各個階段特點。在一次小組匯報中,我負責講解幼兒前運算階段的 “自我中心” 特征,通過列舉小朋友在游戲中以自己視角分配角色的例子,讓大家對這一概念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專業課程同樣豐富多彩。小學語文教學法課上,老師會逐篇剖析小學課文的教學方法。講解《桂林山水》時,從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山水之美,到怎樣通過朗讀體會語言魅力,再到寫作手法的滲透教學,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我們不僅學習理論,還進行模擬授課,互相點評,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數學教學論則側重于培養邏輯思維和數學教學技巧,從簡單的數字運算教學到復雜圖形概念的講解,我們在一次次練習中掌握教學要點。
實踐磨礪的成長
每周一次的教師口語訓練課,是提升表達能力的關鍵。課上,老師會指出我們普通話中的發音問題,比如平翹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等。為了糾正,我每天早起練習繞口令,對著鏡子觀察口型。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發音逐漸標準,表達也更加自信流暢。
模擬授課是實踐鍛煉的重要環節。第一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同學,緊張得手腳冰涼,聲音也不自覺顫抖,教學環節銜接生硬。課后,同學們紛紛提出建議,有的說語速太快,有的指出互動環節太少。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不斷改進,從教學語言、教態到教學方法,一點點打磨。第二次模擬授課時,我明顯從容許多,還設計了有趣的課堂互動,看到同學們積極參與,我知道自己有了進步。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