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潤校園,使命共前行
在歲月的長河中,校園作為知識傳承與人才培育的搖籃,始終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而書香,則宛如一股清泉,無聲地潤澤著校園的每一寸土地,賦予學子們前行的力量與使命擔當。
書香是智慧的源頭,為校園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于圖書館的靜謐角落,于教室的圖書角,那一本本排列整齊的書籍,蘊含著人類思想的精華。從古老的經史子集到現代的學術著作,從文學名著到科學論著,它們跨越時空,將先人的智慧、經驗與感悟傳遞給一代又一代學子。在閱讀中,我們與孔子對話,領悟“仁”與“禮”的真諦,明晰為人處世的準則;與馬克思恩格斯交流,探尋社會發展的規律,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如蘇軾所言:“腹有詩書氣自華。”書香熏陶下的學子,思維更加敏捷,視野更加開闊,內心更加充盈,為肩負使命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然而,書香于校園的意義,絕非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遞上,更在于對學子心靈的滋養與使命感的激發。校園生活中,我們在書香中感受仁人志士的家國情懷,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體會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從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吶喊中,汲取為民族覺醒而奮斗的力量。這種情懷與力量,促使我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肩負的使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才智。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碎片化、娛樂化的信息如潮水般涌來,沖擊著校園這片凈土,讓書香的傳承面臨挑戰。部分學子沉迷于快餐式的閱讀與虛擬的網絡世界,忽略了經典書籍的深沉內涵與智慧啟迪。此時,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培育正確的閱讀習慣成為校園建設的重要任務。學校應加強圖書館建設,豐富館藏資源,舉辦各類讀書活動,如讀書月、經典誦讀比賽、學術講座等,引導學子們回歸書籍,沉浸書香。同時,教師也應發揮引領作用,在教學中推薦經典書目,組織閱讀討論,讓書香彌漫課堂。
作為新時代的校園學子,我們更應主動親近書香,在閱讀中提升自我,肩負使命。將個人的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以書中的智慧為指引,以先輩的精神為激勵,在學術研究中追求真理,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才干,在志愿服務中奉獻愛心。讓書香成為我們校園生活的底色,讓使命成為我們前行的動力,在時代的舞臺上書寫屬于我們的華章,為校園爭光,為國家添彩,讓書香與使命交織的旋律在校園中永遠回蕩。
作者:秦霜、顧艮艮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論大學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成長
- 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活自我管理與成長的重要性及方法。通過分析大學生在學習、社交、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點和挑戰,提出了相應的自我管理
-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