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大浦中心小學西校區開展海陵區“聚焦核心素養,賦能智慧課堂”集體備課專題研討活動,我有幸觀摩了優質課《分數的意義》,這是我實習期間難得和海陵區優質教師學習的機會,同樣也是一段寶貴的經歷。

圖為觀摩教師播放課題畫面
林老師先和同學們做了課前交流,可能剛到一個新環境,再加上后面還有很多聽課老師,學生們都顯得很拘謹,老師課前交流時學生回答不積極,語言拖拉。林莉老師用小蝌蚪長大后將尾巴脫掉的例子,類比到五年級學生語氣不要拖拉,學生聽后拘謹的狀態緩解很多。
林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非常值得學習,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老師非常欣賞能自己完善自己想法的人”,盡管一開始那個學生回答磕磕巴巴,但在老師的鼓勵下,第二次就流利且完整的將問題回答得很完美。林莉老師將這節課分為三個環節“再認二分之一”,“再認幾分之幾”“再認幾分之一”,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評價表格,學生對這一個環節的學習情況自評打星星,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不僅總結這一環節的學習重點,也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重視學生的及時反饋。

圖為教師設計自評環節

圖為教師設計自評環節

圖為教師設計自評環節
最后的拓展提升環節,林老師讓學生在數軸上找點,巧妙地將整數,小數和分數結合,突出計數單位這個概念。林老師用華羅庚先生的“數,起源于數”,強調數是數出來的,數的是計數單位。分數可以拆分為分和數,完美結束了這節課。

圖為教師拓展數學史環節
最后分享經驗時,林老師自我分析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時說,關于分數的大單元,三年級上冊學習了一個物體的幾分之幾,三年級下冊學習了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五年級上冊學習分數的意義,而單位“1”既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整體,也可以表示一個計量單位,如何讓學生巧妙提出計量單位就比較困難,于是林老師就想到讓學生在自己身體上找“1”這也是非常巧妙的設計。
聽完課和我的指導老師交流了一下集體備課,她肯定了在不斷學習中求進的想法,很幸運在大浦中心小學遇到的指導老師很為實習生考慮,能有這么難得的聽課機會,也相信通過這次研討機會,未來的日子我能收獲更多的教學經驗,完善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