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解來表達需要
杰克和約翰是多年的同事、好朋友,都有看報的習慣。
一次,他們兩個人一同去曼哈頓出差。第二天早上,當他們在旅店點完早餐之后,約翰說:“我出去買份報紙,一會兒就回來。”
過了5分鐘,約翰空著手回來了,嘴里嘟嘟囔囔、含糊不清地發泄著怨氣。
“怎么啦?”杰克不明就里地問。
約翰答道:“我走到馬路對面的那個報亭,拿了一份報紙,遞給那家伙一張10美元的票子,讓他給我找錢。他不但不找錢,反而從我腋下抽走了報紙。我正在納悶,他倒沒好氣地開始教訓我了,說他的生意正忙,絕不能在這個高峰時間給人換零錢。看來,他是把我當成借買報紙之機換零錢的人了。”兩個人一邊吃飯,一邊議論這一插曲。約翰認為,這里的小販傲慢無理,不近人情,素質太差,很可能都是些“品質惡劣的家伙”,并勸杰克少跟他們打交道。但杰克心里卻不同意約翰的看法。
他們吃完早餐后,杰克請約翰在旅店門口等一會兒,自己則向馬路對面的那個報亭走去。
杰克面帶微笑十分溫和地對報亭主人說:“先生,對不起,您能不能幫個忙。我是外地人,很想買一份《紐約時報》看看。可是我手頭沒有零錢,只好用這張10美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時候,真是給您添麻煩了。”
賣報人一邊忙著,一邊毫不猶豫地把一份報紙遞給杰克,說:“嗨,拿去吧,方便的時候再給我零錢!”
當約翰看到杰克高興地拿著“戰利品”回來的時候,疑惑不解地問:“杰克,你說你也沒有零錢,那個家伙怎么把報紙賣給你了?”
杰克真誠地說:“你我之間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我的體會是:如果先理解別人,那么自己就容易被別人理解;如果總想讓別人先理解自己,那么自己就容易覺得別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來表達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滿足。”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自然的魔術
- 在一次巡回演出中,道格·漢寧來到加拿大北部一個冰天雪地的小鎮,給愛斯基摩人表演魔術。
- 04-01
- 來自陌生人的贊美
- 從前的我家,離我就讀的中學不遠。上學的路程大約10分鐘,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買早點。
- 03-31
- 陌生人的情書
- 我家郵箱上的鎖有點問題,所以信箱常常鎖不牢。
- 03-31
- 一邊抱怨,一邊熱愛
-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家聚到一起,抱怨的話題總是最多。
- 03-31
- “吃虧”生意更長久
- 上世紀90年代,在北方某一個小鎮上開了第一家澡堂。澡堂地方不大,可因為是鎮上唯一的一家,生意特別興隆。
- 03-31
- 明天照樣會有報紙
-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逃脫失敗的經歷。天才也不例外。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被世界公認是對現代電影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同樣也有
-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