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爭水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來臨了,飲水成了生活在這里的所有動物最艱難的事情。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四處尋覓著水源。在飛禽的指引下,走獸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日漸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獅子最先趕到這里,喝完水后離開了。斑馬、羚羊、跳羚、猴子等陸續集結此地?梢粋嚴峻的現實擺在它們面前,湖水中潛藏著許多鱷魚,個個虎視眈眈。岸上的動物顯得惶恐焦躁。不敢輕易靠近。但又無法忍耐饑渴的折磨。
最先冒險的是勇敢的斑馬。領頭的一匹試探著靠近湖水,低下頭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然后抬起頭觀察一下再低頭喝。接著其他的斑馬也鼓足勇氣相繼靠近,低頭,飲水……突然,一只鱷魚咬住了獵物,一匹體格較弱的斑馬成了犧牲品,別的斑馬紛紛后退。
鱷魚的強悍有目共睹,可生存成了動物們唯一的渴求,眼睜睜地看著一些動物脫水后倒下,它們只能選擇冒險。于是,羚羊、跳羚、角馬等不間斷地先后靠近湖水。一場生與死的較量、進攻與脫險的游戲一遍又一遍悲壯地演繹著……
雖然許多動物不幸地落入兇殘的鱷魚之口,但饑渴難耐的“悲壯者”仍舊選擇“沖鋒”。
與此相反,猴子并不輕舉妄動。原來,大多數猴子“探索”出一條飲水的巧妙方式:在離湖不遠的岸邊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會從地下滲透過來,這足以讓猴子們活下去。
猴子爭水的巧妙方式,給人們一個啟示:勇敢的冒險有時并非明智之舉,而另辟蹊徑的智慧才是取勝的法寶。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猴子爭水
-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來臨了,飲水成了生活在這里的所有動物最艱難的事情。
- 10-21
- 能大能小的是心
- 一位信者問無德禪師道:“同樣一顆心。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別?”
- 10-21
- 方式
- 藥山叢林道場已坐滿了學僧,靜候了許久,堂臺仍空著,遲遲不見惟儼禪師出現。院主誤以為禪師看錯了時辰。不得不前往禪房去請。
- 10-21
- 什么是圓滿,禪故事
- 靜月先生很小的時候,母親把他寄放在林泉寺,求師于慧明法師。
- 10-21
- 佛祖的袈裟
- 一個智慧和仁慈的人,他自己的袈裟,不就是佛祖的袈裟?
- 10-21
- 窗的哲理故事
- 生命操之在我,過去、未來皆然!婺改ξ
-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