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才不必明察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齊國國都臨淄的城門忽然洞開,一大隊人馬舉著通明的火把從城內奔出,叫嚷著讓停在城門外的載貨車迅速挪開。
原來,國君齊桓公要出城迎接貴賓。
在載貨車車隊中,有一個趕車的人叫寧戚。此刻他正在牛車旁喂牛,聽到齊桓公要出城的消息,他激動不已,因為這一刻他期待很久了。
寧戚是衛國人,學識淵博,才華出眾,心懷經世濟民的大志,卻一直沒能實現。他聽說齊桓公有宏圖大略,重用人才,便決心去齊桓公那兒謀取官職,實現理想。然而,到齊國路途遙遠,寧戚家中窮困,連路費也沒有,只好受雇替商人趕車來到齊國,夜晚在城門外歇腳。
當齊桓公的車駕緩緩駛出城門時,寧戚敲著牛角高聲唱起了自己創作的《寧戚歌》。求賢若渴的齊桓公聽到寧戚的高歌,對身邊的人說:“那個唱歌的人或許就是個難得的人才啊!”于是吩咐后面的車輛載上寧戚。
在聽取了寧戚論述治國、平天下的見解之后,齊桓公便準備起用他。有大臣勸道:“衛國離齊國并不遠,國君不如派人先去打聽一下,如果他確實是一個有才有德之人,再起用他也不遲啊。”
深諳用人之道的齊桓公說:“調查之后就難免會發現這個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因為一個人的小毛病而丟掉他的大優點,這正是一些君主難以得到大才大德之人的緣故啊!”于是,他當即拜寧戚為上卿。寧戚果然不負厚望,屢建奇功,后來又擔任了主管農業的官員,獎勵墾種,薄取租賦,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權衡其優缺點的輕重,用他的長處,才是精明的用人之術。不“以人之小惡”,而“亡人之大美”,齊桓公的用人之術體現的就是這種膽識與氣度。
時間:2023-01-30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用才不必明察
-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齊國國都臨淄的城門忽然洞開,一大隊人馬舉著通明的火把從城內奔出,叫嚷著讓停在城門外的載貨車迅速挪開。
- 01-30
- 貂皮驗友
- 第二天,酋長背著一個大包來了,包里全是貂皮。“嗨,我給你付賬來了。”他從包里抽出四塊貂皮,放在柜臺上,稍稍猶豫了一會兒,他又抽
- 01-29
- 人生一團泥
- 這天,來了一個達官貴人,為小廟捐了很多財物。他在廟里住了一段時間,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熱情接待。他告辭後不久,又來了一個書生
- 01-29
- 該帶多少行李
- 一和尚要西行取經。師父問:“什么時候動身?”“下個星期。”和尚回答,“旅途遙遠,我托人打了幾雙草鞋,取貨后就動身。”
- 01-29
- 流螢的螢光
- 生物學家捉來一只流螢。首先,他們小心翼翼地用鑷子輕輕夾住這只流螢的兩片又薄又小的翅膀,將它的翅膀用膠水緊緊粘在它的身體上
- 01-29
- 三塊巧克力
- 有個孩子放學后,在客廳里玩籃球,不慎打落書架上的一個花瓶。孩子慌忙用膠水把碎片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 01-29
- 誰是勇者
- 有個將軍兵敗躲進寺廟里,賊寇將寺廟團團圍住。寺廟里的武僧們奉大師之命,全力保衛將軍平安。
-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