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物到內心的禪理
一朵花的禪理
弟子愛好打扮,每天都要在這方面耗費太多的時候。
一日,禪師問弟子:“一朵花有多大?”
“有的如指頭大,有的如拳頭大,有的如巴掌大,頂大的,也不過臉盆大吧。”弟子說。
“哪花香有多大呢?”禪師再問。
“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弟子不解。
“哦,我是指花香能傳播多大的空間?”禪師說。
“有的可以溢滿整個房間,有的可以溢滿一個廣場,如有風,有的花香可以傳到幾里地開外。”弟子說。
“幾里地有多少個臉盆大呢?”禪師說,“如果把花香比作花的靈魂,那么,一個生命靈魂的芬芳,永遠比它漂亮的形體傳播得更長遠,影響得更深廣。”
一條蛇的禪理
寒冬,禪師和弟子見路邊有一條凍僵的蛇,禪師要上前去救它,弟子攔阻道:“師父,你忘了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當然沒忘。”禪師說。
“哪你為什么還要去救它呢?”弟子問。
“救它,就一定要跟農夫那樣,把蛇放進懷里去救它嗎?”禪師說完,便找來些柴火,在凍僵的蛇旁燃起了一堆火,在火的溫暖下,蛇慢慢地活了過來。
“施善的手段,永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禪師說,“面對惡者,我們要做的,不是因為害怕惡報,而放棄施善,而是智慧地選擇施善的手段,讓我們的善良免遭惡報。”
一道光的禪理
當禪師談到“炫耀”這個話題,弟子問,炫耀只不過是顯擺自己,并不傷害他人,炫耀又有什么不好呢?
禪師問,為什么白天我們看不見星星呢?
因為白天陽光太強,過強的陽光遮蓋了微弱的星光,所以白天才看不見星星。弟子說。
禪師說,在我們的想像中,光越強,我們看得越清晰、越明了,誰知,過強的光,有時比黑暗更能蒙蔽我們的雙眼。
禪師說到這里,又把話題回到了“炫耀”上。禪師說,炫耀就是那一道道強光,為顯擺自己而遮蓋別人的光亮,為顯擺自己而蒙蔽別人、欺騙別人,這難道不是對別人的傷害嗎?
一道陰影的禪理
禪師有二個弟子,可一段時間,兩弟子不和,彼此產生隔閡,中間老隔著一層陰影。
一日,禪師當著兩弟子的面,對著一道陰影,又是用火燒,又是用水潑,又是用土埋,又是找來風扇,對著陰影吹。
做完這一番后,禪師問兩個弟子:陰影被火燒毀了嗎、被水淹沒了嗎、被土掩埋了嗎、被風吹走了嗎?
沒有。兩弟子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這時,禪師又拿出一只手電筒,向著陰影照去,頓時陰影消失全無。
“人與人之間的陰影也是如此,消除陰影的最好辦法,不是施暴,不是打擊,也不是報復,而是用內心的光亮與去包容它,去照亮它,這樣才能真正消除彼此間的陰影。”禪師說。
一顆心的禪理
禪師弟子眾多,但其中一弟子十分貪婪。一日,這位弟子試著問禪師:“心有邊界嗎?”
“當然有。”禪師說。
“哪您為什么常對我們說,一個人的心可以容納整個宇宙呢?宇宙不是無邊界嗎?”弟子問。
“宇宙也是有邊界的。宇宙如果無限膨脹,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會自我爆炸,自我毀滅。”禪師說,“一個人的心也是如此,當貪婪、欲望之心無限膨脹,突破了邊界和底線,也會自我毀滅的啊!”
弟子聽后,驚出了一身冷汗。
時間:2022-09-2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從外物到內心的禪理
- “有的如指頭大,有的如拳頭大,有的如巴掌大,頂大的,也不過臉盆大吧。”弟子說。
- 09-26
- 心境與界境
- 一天,他倆相約一起去爬一座高山。他倆從清晨開始攀登,花了大半天時間才登上那高聳入云的高山。
- 09-26
- 蝦子借眼睛
- 很久很久以前,蝦子本是沒有眼睛的。蚯蚓呢,眼睛晶瑩剔透,美麗絕倫。那時,它們比鄰而居,蝦子住在淺淺的水草間,蚯蚓住在河漫灘。
- 09-26
- 以謊識謊
- 李靖是唐初著名的軍事家,在與突厥征戰中屢獲奇勝,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也因此遭到了小人的陷害。
- 09-26
- 附耳輕說
- 韓國的古書,說過一個小故事。一位名叫黃喜的相國,微服出訪,路過一片農田,坐下來休息,瞧見農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夫,你這
- 09-26
- 管仲的“忽悠”
- 有一年,齊國軍糧出現短缺。齊桓公憂心忡忡地對大臣管仲說:“你一向足智多謀,你能不能想個法子,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前提下,為國庫籌
- 09-26
- 能大能小
- 一位信者問無德禪師道:“同樣一顆心,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別?”
-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