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時代風云的變革激蕩,面對社會思潮的交融交鋒,面對青年思想觀念的多樣多變,共青團始終銘記初心,牢牢把握為黨和國家事業引領凝聚青年的職責使命,在與時俱進、守正創新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育人答卷。
青年是一群什么樣的人?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共青團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青團的所有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當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為此,共青團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尤其要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幫助廣大青年確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
改革開放已經越來越深入。“七五計劃”的提出,給全國人民描繪了一幅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藍圖。作為青年一代,該以怎樣的姿態參與到這幅藍圖中?作為共青團,在這樣的歷史時期該怎樣培養青年引導青年?1985年召開的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關于動員和帶動全國各族青年在“七五”期間建功立業、做四有新人的決定》,提出中國青年的光榮使命是高舉改革的旗幟,創四化大業,做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1988年的共青團十二大再次提出,要結合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努力培育“四有新人”。此后,一系列圍繞培養“四有新人”的活動陸續開展,“四有新人”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成為共青團扎扎實實引領青年的一項工作。1987年,各級團組織開始了“四抓四建設”,即抓優質服務,建設同改革開放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抓婚事新辦,建設文明、科學、健康的風俗習慣;抓便民服務,建設友愛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抓文化生活,建設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給各個領域的青年們都提出了新要求,通過活動豐富他們的內心和精神除此之外,共青團還開展了“文明經營示范活動”、普及法律知識教育、立足崗位樹新風等活動,并注意引導青年開展各種健康的娛樂活動,讓青年們在活動中受到啟迪,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各級團組織還通過評選“杰出青年”、宣傳青年典型等方式,為青年們找到學習的方向。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用榜樣來教育和影響青年,是共青團的“拿手戲”。在那個不斷有青年冒出“迷惘”和“虛無”思想的年代,共青團一直在不停地為青年尋找和樹立精神的標桿。
邁入新時代,培養擔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關心青年成長和共青團工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加強對青年政治引領,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要在廣大青年中加強和改進理論武裝工作,引導廣大青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教誨,為廣大青少年和共青團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是新時代黨對青年和共青團的根本要求。把廣大青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可靠接班人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了新時代共青團的根本任務。“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程、“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爭做文明守法好網民”“青年大學習”等活動在團十七大和團十八大以后相繼展開。中國夢是什么?這個新時代的詞匯曾一度讓億萬青年心潮澎湃。但如何引導動員廣大青年實踐中國夢,是共青團組織必須肩負的全新歷史使命。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環境在變化,青年思想更加多元。對于他們的思想引領,共青團也努力從傳統方式向網絡新媒體延伸各級團組織著力進軍網上新媒體,打造“網上共青團”是新時代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又一要務。“共青團應當高度重視網上工作,全體共青團員都要發揮積極作用,爭當‘中國好網民’。”“開展網絡斗爭、加強網絡管理、弘揚網上主旋律,這項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團組織也可以更多發揮一點作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也指明了共青團網上青年工作的前進方向。“大力實施網上共青團工程,形成‘互聯網+共青團’格局,實現團網深度融合、團青充分互動、線上線下一體運行”……《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對此也專門做了部署。共青團在網絡和新媒體上的探索,有效擴大了青年思想引領的覆蓋面,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更是提高了青年思想引領的有效性,引導青年不再是長篇大論的理論灌輸,而是鮮活生動的視聽體驗、潤物無聲的文化滋養,越來越多的青年聚集在團組織的周圍,在黨的指引下,努力向上,奮進不止。